10.5: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sù)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dí ),愉愉如也。
译文:孔子出使他国,拿着玉圭行聘问礼时,恭敬而谨慎,好像拿不动那块玉圭一样。向上举圭时好在作揖,向下放圭时好像在交给别人。神色庄重,战战兢兢;脚步紧凑,好像在沿着一条线行走。敬献礼物的时候,和颜悦色。私下里和外国君臣会见时,则显得轻松愉快。
注:“觌”通“覿”,《论语集释》中为繁体字“覿”,本课程保留简体字。
10.6:君子不以绀緅(gàn zōu)饰。红紫不以为亵(xiè)服。当暑,袗(zhěn)絺绤(chī xì),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ní)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mèi)。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shài)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译文: 君子不用青中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做镶边,红色和紫色不用来做平常家居的便服。暑天,穿细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单衣,一定是套在外面。黑色的衣配羔羊皮袍,白色的衣配小鹿皮袍,黄色的衣配狐皮袍。居家穿的皮袄比较长,可是右边的袖子要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小被,长度是人身长的一倍半。用厚厚的狐貉皮做坐垫。服丧期满之后,任何饰物都可以佩带。不是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一定要经过裁剪。羊羔皮袍和黑色礼帽都不能穿戴着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
解读:1、第五章节讲的是孔子上班时的礼节。
(1)圭是王权的代表,所以持圭时要表现出恭敬以及对责任的重视。
(2)当别的国家来献礼的时候,不能流露傲慢、不屑的神情,要表现出非常欣赏的样子。这不是虚伪,而是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好。
(3)在与别人私下交往时,很随和、很友好,轻松愉快。
2、第六章节讲的是孔子穿着上的规矩。
总结:我们在工作中要端庄、谨慎、甚至严肃;私下交往可以轻松愉快。衣着上也不能太不讲究了,怎么说衣着整齐也是对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