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目标:a.为获得资讯而读;b.为求得理解而读。
2.阅读就是学习:a.指导型学习;b.自我发现型学习(也可以说是辅助性学习和非辅助性学习)。 ps.前者更多出现在学校,后者为成年人的自我学习要求。
3.阅读层次:a.基础阅读;b.检视阅读;c.分析阅读;d.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为小学阶段掌握的基本阅读素养,包括身体和智力方便的准备,例如认字、读写等。
检视阅读:
a.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看书名页、序、目录页、索引、出版者介绍、挑几个看起来和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看,最后随机读几段。
b.粗浅的阅读:(1)一个很重要的规则——头一次面对一本很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2)读一本书,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可以读快一点,比较困难的部分应该慢慢阅读。(3)用手指着字去阅读可以很好改善阅读的逗留和倒退习惯。(4)理解力越强,读书速度越快。
4.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阅读的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a.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
b.作者如何细说的?
c.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d.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或者说与你有什么启发或意义?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
a.画底线——重点,有力量的句子
b.在画底线处外打括号——这段特别重要或者太长
c.在空白处做星号或者其他符号——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
d.在空白处编号——作者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重要陈述时
e.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不同的论点或相关要点(用cf标注)
d.圈出关键字或句子
f.在空白处做笔记
最后通过笔记拎出书的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