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管教孩子不太好的方式,我自己也经常会对孩子使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现在看来,这些方式的确是不调利于孩子的成长。
书中指出了不恰当的管教方式,同时也给出了解决方法。
误区一:控制性父母和放任型父母
对付不乖的孩子通常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控制,也就是惩罚孩子,孩子的行为举止令自己完全无法接受;另一种则是放任,对孩子无可奈何,撒手不管,无论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满足。
举个例子来说,孩子在客厅走来走去,发出刺耳的噪音,而母亲正要接电话。
不同类型父母处理的方式不相同。控制型父母处理方式,会对孩子大吼,“都快听下来,我快被你们逼疯了,不许再跑,都立刻回房间去,现在就回去。再看到你们继续淘气,以后就没有冰淇淋吃了。绝对没有。”其实小孩子并没有做出危险的行为,只是做的事情让妈妈的神经和难受而已。小孩玩的非常开心,听到这声吼叫后,很不高兴,回到房间并说没有冰淇淋出,对他们算是惩罚。使用命令和惩罚是控制型父母的典型策略。
控制性父母对孩子下达命令,家长的话就是命令,并强制要求他们必须尊重长辈,但不会和孩子分享权力或教导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类父母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也不考虑孩子内心感受,动不动就板起来脸,对孩子威胁和惩罚,甚至对孩子动粗。
控制性父母注重孩子的行为,忽视了孩子的情感,思想,观点,意见等。尤其是爸爸们更倾向于控制型的策略,因为更注重结果,总想要立竿见影的解决问题,比妈妈们更爱展示威仪。
放任型父母缺乏坚持,对规定限度或者严格要求缺乏信心。也认为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做朋友,没管教的必要。放任型父母面对同样的事情,只会摇头叹息,无奈摇头,又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呢?
控制型和放任型,都不能教会孩子如何去尊重他人的需求。
可以使用情感引导的方式,不施加惩罚,也不放任自流。
那情感引导型妈妈如何处理呢?
先做一个深呼吸,控制下自己的情绪,对孩子们说,亲爱的,你们玩闹的声音有点大,看来今天大家的心情都不错嘛,一个个跑的跟个小火车似的,那能不能到外面玩呢?屋内空间有限,不方便打闹赛跑,我可以帮你们布置一些场景,等我接完这个电话,就去帮你们建造好不好?请你们帮妈妈一个忙,自己先到后院去玩会,可以吗?
跟孩子说这段话,先控制下自己的情绪,用同理心,夸奖他们玩的很棒,告诉孩子妈妈等会也要参与,并要给他们早更好玩的东西,但是妈妈要先处理点事情,给与他们一个解决方案,征求孩子的同意。既然阻止,就要给出解决方案。
情感引导的目的是给与孩子选择的机会,父母既要保有同情之心,但也要规定限度。
这种方法会起到效果并含有包容,不需要威胁和惩罚,孩子经过思考,逐渐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尊重他人的需求。
从长远看,无论是威胁、惩罚还是放任自流,都不会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你是希望孩子处于对你的恐惧而听从你的建议,还是处于对你的爱戴和敬重而听从你的建议呢?
在被控制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由于长期收到压抑,会渴望一切可以放纵的机会,通常在少年时期这种机会出现了,就会开始放纵并叛逆。
而在放任自流的环境中和成长的孩子,缺乏约束和规则,往往个性散漫,没有管教,无法得到家庭关系带来的群体归属感和依赖感。这就导致在情感上遇到困难时,更容易设计毒品、早孕和帮派活动,这使得可以找到归属感和某种亲密的依赖关系,如果孩子在家得不到,自然就会跑到家以外的地方去寻找。
人生来都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对适应性的研究表明,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和鼓励的话,70%以上的年轻人不仅可以在最建安的生活条件中生存下去,而且能成长为健康的成年人。
误区二:采用外部激励和奖励的手段
如果孩子因为父母规定做了一件事,而得到一样奖励,久而久之,孩子每做一件事就要靠外部奖励才会去做,父母的本意是好的,靠奖励完善孩子好的习惯,但会有副作用,培养出了只有依靠外部刺激和奖励才会去做事情。某一天,孩子不在乎奖励了,父母的奖励刺激也就不凑效了,你该如何做呢?我想大多数父母都会没有招数,继续加大奖励力度,满足孩子,导致孩子越来越不满足。
外部刺激和奖励的方式,的确能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孩子依然不会主动去做某件事,所以用这种奖励来操作孩子的表现是错误的。绘制光荣榜不应该成为你的基本教育策略,用奖励来哄孩子乖乖合作也不是一种好的模式。在工作和学习上,就应该按章办事,让孩子明白,即使没有奖励也要做正确的事。
孩子其实不是想要得到你的奖励,而更多是关注。孩子听父母的话,一定是他们之间建立了特殊的情感。
如果你要孩子按照你的意愿行事,要试着理解和重视他们的小小世界,这回让他们感到受到了尊重,有愤怒的情绪也会随之消失。如果用玩具贿赂孩子,下一次,还会期望同样的回报才会合作。
总结下今天学到的点:
**1. 用情感引导的方式,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而不控制孩子听从父母的命令,同时也要规定限度,不放任自流,培养有责任感,尊重他人需求的孩子。
- 多关注孩子此时此刻的感受,与孩子简历特殊的感情,避开外部奖励的方式刺激孩子做某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