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因为意外而摔坏大脑的小男孩,被医生判了“死刑”,认为这个孩子的大脑受损严重,很难再有建树。
你觉得这个孩子的结局会是怎样的?他会就此接受医生和大家的判断,认为自己是个脑子坏掉的孩子,还是在不接受这不公的命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打破所有的限制和桎梏,让自己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读书学习,甚至比正常人成绩还要突出?
这个小男孩就是《无限可能》这本书的作者吉姆·奎克。
他在上幼儿园时,因为一次意外,头撞到了铁质暖气片上,受伤非常严重,医生也明确说他的大脑受损情况可能比想象的要严重。
受伤后的吉姆·奎克,像变了一个人,以前活泼好动,受伤后仿佛与世隔绝,在学习上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在阅读和理解力方面也表现的很差。
在学校里孩子们欺负他,连老师都对他无可奈何,有时候甚至因为教了很多次以后,吉姆·奎克还是学不会而说他是脑子坏掉的孩子。这样的举动和言语都深深的让小吉姆·奎克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脑子坏掉的孩子,再也无法有什么大的发展。
但是事情的结局并不如我们料想的那样,从此吉姆·奎克成了一无是处的人,相反,他不但在读书方面做的非常好,自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把自己研究出的一套学习方法,传授给了更多的人,让更多遇到了学习方面问题的人就此解脱,走上了高效学习,无限可能的道路。
吉姆·奎克把他经过25年研究和实践出来的一整套方法,都汇集到了《无限可能》这本书里。
吉姆·奎克认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总是在生活中,被别人或者是自己贴上各种标签以后,从此就生活在标签下,不去想如何突破自己,实现更大可能的跃迁。
这些都是预设上限,我们一直被这些预设的上限牵着鼻子走。但是,这些预设的上限,并不是我们的极限,那是我们需要克服的障碍、摆脱的束缚。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突破极限,摆脱束缚,一起打开无限可能的模式。
《无限可能》从三个方面来指导我们开启自己无限可能的模式:思维模式、内在动力、方式方法。
思维模式(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包括我们是谁、世界如何运转、我们有能力做什么、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和我们可以做到什么等内容,是我们所持的根深蒂固的信念、态度和假设。
内在动力(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我们采取行动需要具备的意志、以特定方式行事所需要的精力。
方式方法(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完成某件事的具体过程,特别是有序的、有逻辑的、系统的、有指导性的方法。
这三方面重合的部分,就是我们无限可能的境界所在。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达到无限可能的境界?接下来我们从这三方面,一个个的来详细的阐述一下。
01 打破充满限制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是我们对自己、周围世界抱有的信念、假设和态度的总和,几乎所有事情都是从我们的思维模式出发的。
而我们思维模式的形成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你的家庭、你的经历,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的形成。
家庭中,如果父母给予你的更多的是鼓励,那么你会更自信,相反,如果对你的否定更多,我想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这就是你的思维模式。
如果把一头小象绑在木桩上,它想摆脱这根木桩,但是它尚且年幼,没有足够的力气摆脱木桩的束缚,最后它彻底放弃了,从思想上认为自己是摆脱不了这根木桩的,努力也是徒劳。它的思维方式就这样形成了,这在心理学上叫习得性无助。
我们在生活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挫折以后,就会形成这种限制性信念,而这样的限制性信息正是我们到达无限可能境界的大敌。
如何打破我们的限制性信念,培养出更加积极的接近无限可能境界的思维模式呢?
三个步骤就能做到!
第一步,找到你的限制性信念。
从现在开始,你要留意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对自己说“我不行”“我做不到”,不管是多么细碎微小的事情,你打击、质疑了自己,你以为对你的生活没有影响,实际上却是你对你整个人生的整体判断。
找到了限制性信念后,你还要找出它的起因。只有我们找到了这些限制性信念的来源,才可以更好的挣脱他们的束缚,更客观的看待自己。
第二步,直面事实。
当我们面临某一项任务时,内心总会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声音说:“省省吧,再怎么努力,你也做不好。”还有另一个微弱的声音说:“我可以做好。”
正是这样的对话,让我们不能专心,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最后也许正如第一个小人的“预言”,我们失败了。
但是真的是因为我们能力不够,准备的不好吗?不是!是不够专注,没有一心一意去做,才让我们走向失败。而这样的失败又一次增加了你的限制性思维的束缚。
但是,这不是事实。
你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真的做不好这件事,即使这一次做不好,难道下一次我还是做不好吗?这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面对现实,不要被心里两个小人的争吵扰乱了心神。所以我们必须修炼着让内心的限制性信念闭嘴,不再发声。这点做的越好,我们越能集中注意力去做事,越能得到好的结果,越能给自己正面的事实验证。
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你就是不擅长某项任务的时候,不要被限制性思维左右,客观的面对现实,让限制性思维的声音闭嘴。
第三步,创造新信念。
如果你发现你的某个信念总是会在关键时刻让你表现欠佳,但是也没有因此而出现灾难性的后果。那么你可以认真的想想,你成功的次数,是不是远远多于你跌跌撞撞失败的次数呢。
如果是,那么你的新信念就可以是:没有人在紧张的时候可以保证百分百成功。
还有一种比较有想象力的方法,帮助我们摆脱限制性信念。那就是把你脑海中的这个限制性信念想象成一个无比丑陋、不讨喜的家伙,没当你想到这个家伙,就觉得它不是一个好东西,想自动屏蔽它。
这样限制性信念就会越来越少的出现在我们脑海里了。
02 创造强大的、可持续的动力
我们经常会觉得毫无动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某件事。
实际上这是自我催眠而已,动力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可以控制它。它也不是一觉醒来就存在或消失的,它是一个过程,一种策略,我们可以遵循正确的方法不断的创造我们的内在动力。
而创造它的公式是:内在动力=目的✖️精力✖️S3(小而简单的步骤)。
我们的生活目的是什么呢?只有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目的,才会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所以目的是内在动力的第一要素。怎么做才能找到你的目的呢?
生活中多问自己为什么,去寻找让自己热爱的事物,做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匹配的事情。
这里为你推荐一个方法,去发现你的目的,就是利用痛苦激发自己发现目的,利用内心的期待奖励自己发现目的。
如果你不能实现某件事情,你必将面对的损失是什么?如果你做到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令你感到兴奋或者幸福?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你会发现一些端倪。
内在动力第二个要素是精力。
精神和身体的活力是助推你行动的燃料,所以我吗必须做好精力管理,让我们的大脑尽可能多的时间保持在活跃的状态下。
《无限可能》给我们提供了10条建议,让我们的大脑保持无限能量。
这10条建议就是为大脑提供良好的饮食、给大脑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锻炼身体、杀死负性自动思维、保持干净的环境、找到积极的同伴、保护大脑、学习新内容、做好压力管理、睡个好觉。
这10条建议对于我们保持大脑的活力非常有帮助,而且操作简单,可以马上就操作起来。
内在动力的第三个要素是S3(small simple step),也就是小而简单的步骤。
为了更接近目标,我们可以采取最微小的行动,这些微小的行动只需要花费极少的努力或者精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把这些微小的行动固化成我们的习惯。
好的行为会带来好的结果,而好的习惯会带来好的行为。
培养新习惯,《无限可能》为我们提供了WIN法则。
W(want,想要):确保你想要养成这个习惯。
I (innate,内在):你想要养成的这个习惯要与你的内在能力相符。也就是你想养成的习惯是你擅长或者你可以做好的事情,更容易成功。
N(now,现在):培养新习惯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创建各种暗示,比如在手机上设置备忘录、在办公室放置一些提醒,让自己记得留出时间来完成计划。
03 学习如何学习
你还记得上学时的死记硬背和填鸭式教学吗,对我来说那简直是噩梦。
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让我顺利的考试过关升级,却把我对学习的热情消磨殆尽。那时候我最讨厌背诵政治和历史,一串串年历表,一遍遍重复,背完忘,忘了继续背,所以在文理分班的时候坚决不报文科班。
老师不止一次的跟我们说,学习要讲究方法,可是方法是什么样的,却没有跟我们说。
还好,我没有放弃学习这件事,终于在《无限可能》里找到了学习的7个简单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的学习。
习惯1:主动回忆。
主动回忆是一个主动检查自己对学习过的内容的记忆效果的过程,有利于我们对所学内容形成长期记忆。
要做到主动回忆,需要做到以下三步:
复习正在学习的材料。
然后合上书本会偶尔关闭讲座视频,写下或者背诵刚刚复习的内容。
现在,再看一遍材料。你记住了多少。
习惯2:间隔重复。
顾名思义,就是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复习,并且把注意力放在没有记住的信息上,这样你就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大脑能力。
如果复习的时间间隔几乎相等,这样的间隔重复是最有效的。比如,你可以连续4天每天早上复习一次,晚饭前复习一次,然后再去学习其他材料,学习效果会非常好。这个方法可以与主动回忆结合使用,每次复习完后,主动回忆自己记住了多少内容。
习惯3:管理你的状态。
无论什么时候,你的状态决定了最终的成败。你的状态越积极,思维越活跃,你在学习的时候产生的效果就越好。
学习的姿势可以影响你的思维状态,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端正地坐好,仿佛你即将学习的东西可以改变你的一生。
习惯4:利用你的嗅觉。
研究表明,嗅觉更能激发人类的情绪和记忆。所以有时候你闻到一个味道,会想起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我们可以把嗅觉触发记忆也应用到我们的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的环境里放置一些提神醒脑的香薰,或者在手腕处涂抹淡淡香味的香水。
习惯5:为大脑播放音乐
大量研究表明,音乐与学习联系紧密,音乐为我们营造了可以提升学习能力的环境。尤其是八廓克风格的音乐,作用更为明显。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巴洛克风格的音乐,来提高学习能力。
习惯6:用你的整个大脑去倾听。
普通人听的时间几乎是说的时间的两倍,但是我们大多数时候会忽略通过听来学习。
我们不会听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没有把全部的脑力用在听上。
回想一下,你在听课或者听演讲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思绪乱飞,时而观察旁边的人,时而走神去想别的事情了,思绪回来的时候,已经过去很久了。
《无限可能》的作者吉姆奎克,自己设计了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用整个大脑去倾听:HEAR。
H(halt,停止):停止环顾四周和思绪乱飞,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说话的人身上。听,不仅仅是关注对方的话语,声调、肢体语言、面部表情都可以加深你的理解,提供更多的信息。
E(empathy,共情):试着理解演讲者观点的来龙去脉,体会为什么他们能围绕主题提出诸多见地,试着让自己从他们的角度去感受。
A(anticipate,预期):带着期待感参与到听的体验中。如果你对听的内容充满热情,你就更有可能理解演讲的内容。
R(review,回顾):演讲结束后,仔细思考演讲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想象你自己正在把这些内容传授给他人。
习惯7:注意做笔记
做笔记本来是对我们学习帮助非常大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我们总感觉笔记效率不高,而放弃了这个方法。
我们经常会陷入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的误区,总想把听到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有时候因为要记笔记,反而忽略了听的内容。
那我们要怎么才能避免这些误区呢?从四个方面去考虑,就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做笔记的能力了。
首先,明确做笔记的目的。学习知识和考前准备的笔记,必然不同。学习知识,要把知识点罗列清楚,而考前笔记需要记录考试重点。明确做笔记的目的,就可以帮助我们区分重要信息和无关信息。
其次,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做笔记。在听的时候,你要意图清晰并且准确的记录自己所需的内容,便于随后回忆。
再次,使用自己的语言做笔记。把听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再记录下来,这已经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会帮助你提升学习效果。
最后,确保你真的在听。意思就是你听到的内容是为了随后使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做记录,真正理解别人说了什么,这很重要。
这7个习惯,我们可以先从中选择1-2个来培养,当你把7个习惯都融入自己的生活的时候,那么你的学习力一定非常棒!
吉姆·奎克从一个脑子坏掉的小孩,逆袭成了世界级别的脑力开发师,这就是《无限可能》最有利的证明。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跟着这本书一起,突破极限,摆脱束缚,去攀登自己无限可能的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