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喜欢“快餐文化”,对语文的要求降低了,随之而来的便是画面代替了大脑、形象代替了思考。渐渐地,我们发现,全国人民都不爱学习语文了,喜欢的是电视娱乐,追求的是开心疯狂,结果呢,语文能力极度下降,人是开心了,但啥都没学到。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师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承担着比其他任何学科教师更多的教育责任。这不是语文人的盲目自信,而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职业自觉。
相信大部分人记住的、或者说印象深刻的老师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小学语文老师。有一种这样的认识,最好的老师教小学、次好的教中学、最差的教大学。话虽难听,但至少说明了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教育界出名的大家,大都来自于小学一线教师。
之所以说这些,是在希望我们语文老师要树立起这样的职业自觉,培养这样的育人意识,担当起这样的教育责任。在当下,语文教育迷失的当口,社会普遍没情趣、没文化的现状之下有所作为。
今天田老师的课堂无疑给了我们某种启示,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一种探索和追求。尤其她教授的内容更是关乎文化的、传统的,她用自己的方式呈现了语文之美、文化之美。她选取的角度(从甲骨文中女字的造字之源起,进而引发文字内蕴的情感教育和哲思启迪)是新颖的,独具匠心的。可见老师是用心的,她首先是爱语文的,所以我说老师你先要爱上语文、爱上文学,才能领着孩子们一起走进语文五彩缤纷的世界。
其次,语文老师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教师的文学修养越高,其所具有的生活、情感、经验就越丰富,观察事物、理解问题、表达自我思想的能力就越强,对生活的热爱就越执着。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要想教出高文学修养的学生,首先就要成为有较高文学修养的、健全的人。而丰富的文学底蕴也将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更具特色。
再其次,语文老师还应涵养自己超凡的人格魅力。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说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在孩子的眼里,教师就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固有的依附性和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要在仪表、生活作风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表率。
在走入社会以后,人们才突然发现语文学习是多么的重要。一个谈吐优雅的人,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一个理解能力较好的人,三下两下就会成为熟练工人;一个读书多见识广的人,干啥像啥即使转行也照样行……语文学好了,不仅能“腹有诗书气自华”,自信自豪,更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