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在过去被解释为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但是我认为这不单是学费的事,毕竟像原宪、颜回等这些学生都是很穷的,如果学费很高的话,他们是没有机会求学的,所以这应该是一种仪式,以表达自己求学问道的心意,就像《礼记.学记》中记载: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讲的就是开学时候的仪式,(1)要穿着礼服祭祀先贤,以表示尊师重道,另外(2)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在一开学就用做官事上的道理勉励学生;(3)入学授课之前,先击鼓召集学生,整齐威仪,然后打开书箱;(4)同时展示戒尺,来约束他们的仪容举止;(5)〔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占卜而大祭就不去考查学生,使学生内心从容不迫;(6)时时观察却不说,让问题在学生的心中积聚;(7)年幼的学生只听老师讲解而不随便发问,学习不逾越难度。这七点,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孔子说,只要能做到「束脩」,他就会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