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人不爱美色。当然美色并不仅仅是女人的专利。有时,男人的俊美照样能倾国倾城,比如宋玉、潘安。
女人的美或许仅凭绝色姿容就足以打动人心,甚至流芳百世,但如果只是花样美男,生命力注定不会长久,更不可能扬名立万。
男人的美,除了五官身材,必须以风度神韵取胜,更需超人的才情支撑,才能深入人心或青史留名。
男人可以不美,但如果肚里有货,且行事风格特立独行,照样能吸粉无数。
温庭筠就是这样的一个另类男人。
这不,连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鱼玄机,都成了他的铁杆忠粉。这位美丽多情的女子,甚至因为这位比她大三十多岁的大叔而误杀情敌,犯下死罪,年仅26岁就香消玉殒。
这个痴情又可怜的女人!
要知道温庭筠不但不俊,相反丑陋至极。可以这样说,在中国文学史的才子中,除了后来的贺铸、汤显祖等,他恐怕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丑男”。
到底有多丑,史书上语焉不详,大概丑到词穷,实在找不出恰当的词汇来描摹形容了。好在《旧唐书》给他取了个“温钟馗”的雅号,总算启迪了我们的想象。原来,他的那副尊容不仅吓人,甚至连鬼怪都害怕,简直可以起到辟邪镇宅的效果。
按理,他本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裔孙,遗传基因应该不错,传到他那儿,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相信温庭筠肯定怨天尤人,为此纳闷过。
即使没有宋玉、潘安、嵇康之貌,哪怕稍稍差一些,就如元稹、杜牧他们,也好啊。
可惜,没有如果和假设。
丑,何罪之有?难道能妨碍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生卒不详的温庭筠生于唐末,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出身没落贵族阶层,父亲早逝,幸得父辈友人相助,得以安度少年时光。
他少而聪慧, 文思敏捷。
成年后,他辞别亲友开始独闯天下,坚信一定能金榜题名,在仕途打出一片天地。
刚到长安时,他意气风发,豪侠冲天,视登科为探囊之物。然而由于他恃才傲物,生活放浪,行迹不检,为当时权贵和皇帝不容,连考了几次,均名落孙山。
但科举不第并没影响他在京城的赫赫声名。
据说他每次应试,善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荣得“ 温八叉”之称。想当年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更了得,一叉手即成一韵,叉八下就能完稿了事。
这还不是他的全部本事。
提前交卷,闲着也是闲着,不安分的他开始帮邻桌答卷。被发现隔开后,他仍能通过口型、暗语等为八位考生作枪手,接连上演一幕幕助人为乐的感人篇章。
结果自然被逐出考场,并被取消了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准入证。
还不止于此。
自己没资格再参加高考,温庭筠技痒难消,索性就为他人假手作赋,生生引发出855年的考场泄题大案。
如此顽劣不化,又无文凭,京城哪还有他的立足之地?
他开始去江浙一带游历,内心深处却仍牵挂着京城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过不多久,他就从吴中返还长安。途中,在常州拜谒东汉文学大家蔡邕之墓,不由感叹道:
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
孤愤幽怨之气呼之欲出,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
回到长安后,因为才名鼎盛,加上落拓不羁,倒也博得众多人士与之结交。他自我感觉良好,又膨胀起来,开始与一帮官宦子弟打得火热,成天在风花雪月中流连忘返虚掷青春,直至把人家带进沟里为止。
这还不算,后来居然还将了当朝宰相一军。真所谓,不作不死。你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京城显然待不下去了,去流浪吧。
然而,功名不成、放浪形骸、行为不端,却无法掩盖温庭筠惊人的才华。
他精通音律,诗词兼工:其诗辞藻华丽,气格清新,与李商隐齐名,时称“ 温李”;其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婉丽纤巧,语言俊秀精工,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被称为花间鼻祖。
只是由于他常涉足青楼红馆,题材较为狭窄,大多写妇女离愁别恨,虽情深意切,不免失于柔弱秾艳。
或许丑,更激发了他的才情以及对美的想象力;或许丑,让他更加追求文字的唯美和旖旎;当然,丑,也并没耽搁他的风流成性。
所以,总体而言,温庭筠给我的印象不太好。倒不是因为他的貌丑,也不是因为他的放荡不羁,实在是因为他“男子而作闺音”式的香软和柔靡,成天在花前月下、闺情绮怨中故作姿态、低回流连。
我不明白我的老乡,常州词派的开创者张惠言前辈为何对他的词作有“深美闳约”之说,我倒觉得刘熙载的评价“飞卿精艳绝人”更为中肯贴切些,或者王国维的那句“温飞卿之词,句秀也”来得更实在精准。
因此,我一向以来对温庭筠的作品心有抵触,少有涉猎。但我深深知道,作为晚唐与李商隐齐名的他,作为词这种形式的开山鼻祖,我无法回避。
于是我开始阅读他的作品,看到了他的《过陈琳墓》《蔡中郎坟》《商山早行》《过五丈原》等诗作,结果发现:诗人狂悖荒唐的表象下实则积郁着一种霸才无主、吊古伤今的愤激心理,且时常有高远爽朗的旋律在流响。
看看他的《赠少年》:“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明显不同于他惯有的藻饰纤柔之风,相反呈现出一种壮丽明朗的色调,尤其最后一句中的“明月高照”四字,一扫开头的郁闷之气,读来峻拔高亢,令人振奋之余耳目一新。
那么他的词作呢?我是否犯了先入为主的通病?
就让我们走进温飞卿的花间,看看究竟是怎样风花雪月的情事,又有多少闺怨闲愁能撩拨我们的心弦、引起我们的共鸣?
让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