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在将就中度过吗?你的生活中会有突然的惊喜吗?你的生活有仪式感吗?你会不会在闲暇时光品品茶、看看电影?你会不会突然发现今天的月亮都比昨天的漂亮?你会不会看见路边的野花感觉它们好看到让你移不开眼睛?你会不会某天突然想任性一把,就是什么都不想干,放飞自我?你会不会灵感一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些在我的生活中全都没有。我的生活,可以用“平淡如水”四个字来形容。我的生活没有仪式感,没有惊喜,没有任性,没有突然的自我,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无波澜,无涟漪,每一天都是昨日的重复,“无聊”“单调”就是我生活费主色彩!
今天,张瑜老师分享了《风物人间》这本书,作者诗一样的生活让我们羡慕不已。“慢”就是她生活的主情调,她的一辈子活出了别人生活的八辈子,“诗意人生”就是她生活的概括。
《风物人间》的作者叫雪小禅,这个名字是不是就很诗意?很“禅意”?很与众不同?书中介绍,雪小禅一直保持自律:三十年如一日,七点以前起床,读书、写作、画画、做饭……这种静谧和美好,和我们居住在喧嚣的城市中的“快”节奏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境界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真正能做到“心远地自偏”,这样的人真正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而我离这种“忘我“的境界还相当遥远。我经常会被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无法自拔,每天被自己的工作催着,被孩子学校的各种信息充斥着,被家里的大事小情烦扰着,心中的烦闷总会不自觉地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雪小禅把“事到无心即是仙”写出来做成了书签,这种人生境界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仙”指的是一种非常高的人生境界,“事到无心”指的是人、事、物已经过去了,绝不留恋。对未来的人、事、物,在心理上,既不迎接,也不抵触。如此做事才能似忙实闲,了无挂碍。
“似忙实闲”的人生状态又有几人能达到呢?可能更多的是“似忙实更忙”的状态。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这才是现在大多数人的真是生活状态吧?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很多人确实处于忙得停不下来的状态下,身体累心更累!
前一段儿时间还跟老杜畅想退休后的生活,我们俩打算退休后回老家的老房子里去享受“慢”节奏的生活。
老杜的老家有一栋老房子,自从公公去世之后就再没有人居住了,大概也空了十几年了。偶尔回老家,也不会过夜。这是一个小小的院落,其实说是“别墅”也不为过,有前院,也有后院,作为退休后的“养老院”再合适不过了。
后院本来长了一院子的树,不规则,也不好看,杂乱地占满了整个院子。今年五一的时候,我们回老家把后院的树全部砍掉了。为此,老杜还网购了锯子和砍刀,特别锋利。
老杜说:回头在后院里种上葡萄或是枣树。我是不同意的,我不想种植果树,因为会招来苍蝇蚊子以及各种虫子,太恶心。我说:想在后院中上花花草草,再挖条小河,中间建个亭子,听小河潺潺,闻鸟语花香,品着茶,赏着花,多美!
想想是挺美,仿佛自己真的已经快要过上这么惬意的生活了一样!
我是一个不懂生活情趣的人,“生活美学”在我就没概念。今天张瑜老师提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我是没有概念的。
“生活美学即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是美而舒适的生活方式。生活美学需要我们在工作之余,做自己,表达自己,在平时不一定会留意的广阔世界里汲取灵感,在这个技艺超凡的城市里尽力表达。这个向内探知和理解自我的过程,也许充满着焦虑以及不安,却让我们从庸碌中脱离,在喧嚣中沉淀。”这是我百度出来的,也许我是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努力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