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深化党的作风建设、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出实招,精简优化基层考核、规范干部借调,不断完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基层考核关乎工作导向,传统考核指标多、规则繁琐,一些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研究考核,而非专注工作本身。浙江省重点整治“千分制” 考核、“多头重复” 考核等突出问题,扎实开展考核精简精准行动,优化完善综合考核体系。优化调整后的综合考核,以考促干,明确考核指向和指标,让基层干部清楚工作重点,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2025 年初,中央质量、食品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考核正式亮相,由原有的三项考核整合而成。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密切配合,在短时间内将三项考核整合为一个考核方案、一套考核指标体系,并建成一个考核信息系统。新考核指标突出科学性、关键性、引领性,一支队伍一次就能完成考核,不仅减轻了基层负担,还提高了工作质效。这表明,优化基层考核,要从源头出发,精简考核项目,整合考核内容,突出考核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让考核真正发挥正向激励和规范督促作用。

基层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充足的人手来落实。然而,以往一些地方存在违规借调基层干部的现象,导致基层工作力量捉襟见肘。2024 年起,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开始清退借调干部,一大批县乡工作人员回归本职本岗。同时,新疆建立健全五步借调审批程序,并纳入组织部门监管,实现 “非必要、不借调”“有借调、及时还”。湖南省委组织部结合开展破解基层治理 “小马拉大车” 突出问题调研督导,采取 “四不两直” 方式开展多次排查,对违规借调等问题督促立行立改,还将经常性地开展 “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回潮。规范干部借调,要建章立制,明确借调程序和条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借调行为合法合规合理,夯实基层工作力量。

为基层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真抓实干、担当尽责,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例如,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党委书记曹先明谈到,基层减负后,干部们腾出更多时间抓项目、访农户、优服务,干部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湖北省委将 2025 年作为全省 “干部素质提升年”,在减负赋能上持续用力,引导广大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中主动担当作为。这说明,基层减负要与赋能相结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力。

持续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以钉钉子精神,持续优化基层考核,严格规范干部借调,进一步完善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基层治理工作中,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