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可畏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说:“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名望,这样的人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后生可畏”,形容这个年轻人是真是厉害。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说,你怎么知道后面的年轻人不如我们现在的人呢?孔子以一种开放的、充满期许的态度来对待年轻人。
巽与之言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说:“合乎礼法原则的话,能够不听从吗?但只有真的按照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听了能够不高兴吗?但只有分析鉴别以后才是可贵的。只顾高兴而不加以分析,表面听从而不加以改正,对于这两种人,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法语之言”就是负面反馈,义正词严的批评,也就是我们说的忠言逆耳。“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意思是当别人对你进行负面反馈的时候,你能够不听从吗?
“改之为贵”意思是最重要的是听了要能改。
“巽与之言”就是恭逊、谨教之言,也就是正面反馈。如果有人对我们说一些赞扬的、恭敬的、鼓励性的话,我们听完以后,难道会不高兴吗?当然很开心。
正面反馈有一个标准的表达模式,称为二级反馈,即“表扬+说明原因”。二级反馈的目的是塑造员工的行为,让员工按照领导期待的方向前行。
“绎之为贵”,“绎”是分析、琢磨的意思。收到了领导的正面反馈,员工不能只顾着开心,还要仔细琢磨一下,领导今天表扬我意味着什么?我能够从中吸取什么样的验?我下次应该怎么做?“绎之为贵”,就是分析别人表扬背后的真实含义,并让自己有更好的改变,这才是最重要的。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的意思是,我都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了。
孔子“末如之何也已矣”的两种人,是“说而不绎,从而不改”:一种是听别人表扬自己,只知道高兴,从来都不会总结、不会分析的人;另一种是表面答应却死不悔改的人。
孔子感慨,教一个人,表扬他也无效,批评他也无效,这种情况下简直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过则勿惮改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应该亲近忠诚和讲信义的人,不要主动结交不如自己的人,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
这句话在《学而》里中已经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