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到:“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最要紧的不在于言语或行为,而在于本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他人的本性是善或者恶,而不单纯用语言或行为来衡量。
我与老公结婚21年了,婚姻中磕磕绊绊过得一点都不幸福。他脾气有点倔,而且说话很难听,为此我们吵过不少架。
尤其是前几天我们因为一件事的态度不同我把他直接拉黑了。原因就是他说话很多负能量,老说些别人不爱听的话。还解释说他心里是希望我好。那我就说他口不对心。他便回复我说:你明知道我没有恶意,还要改变我。
我认为语言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为了不与他争吵便与他断绝了来往。
我拉黑他第二天早上我们在食堂碰面了,他还问我他打的饭我要不要吃,我就没理他直接走了。就这样默默过去了好几天,我们也没再碰面。
直到我读到那句“维系人与人之间情谊的,最要紧的不在于语言或行为,而在于本性。”我突然心里一颤:原来是这么回事。老公的本性并不坏,以前他还经常给小动物打针喂药呢!
想起来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老公其实没有任何变化,但是我对于他说的话的认知前后有了很大的区别。以前我认为他是错的,现在我又认为他没有错。这让我想起了柯伟教授说的在影响圈里做事,不要企图改变他人。
樊登老师说:婚姻是一个人的事。我现在明白了婚姻其实就是两个独立的人在一起合作,也就是互赖。但是互赖的前提是独立。我以前的数年都把希望寄托在老公身上,希望他能变成我想象的样子。
我们的婚姻不幸福的本质在于:支出往往大于收入。我们不懂得情感账户是要往里面不断地存钱、存感情,而是不断地透支,最后成了负数。
两个缺爱的人在一起是彼此索取,我们夫妻俩就是如此。那我如今通过阅读来修身,然后把家庭经营好。
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马上又把老公的微信加了回来。主动问他过年放假我们什么时候回,怎么回。而且也把我觉得好吃的外卖商家推荐给他,但是并不强迫他接受。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说:“为一个人完全奉献自己,胜过为拯救全世界而拼命。”相比为群体服务,建立私人关系需要更多人格修养。一对一的关系是人生最基本的要素,有赖高尚的人格来维系。
问题的反面是契机,我和老公有了问题,我真正明白了我是自己给自己在工作和学习。当我有了充足的底气,我和谁生活在一起都会幸福。
人与人之间因为家庭环境、所受的文化教育、接触的圈子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语言或行为各异,但是如果人的本性不坏,情谊依旧存在。
我是太阳姐姐,一名刚由工厂流水线上转为仓库中转站上班的80后,用业余时间读书写作。用生活所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希望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