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苗之君,因阅读写作,正在重养自己的路上。感谢来到这里,希望你能带走一点启发。
感觉焦虑是现代人的人生标配。遇到障碍迈不过去时你会主动焦虑,互联网推送给你的信息你会被动焦虑。焦虑常常让人处于担惊受怕、寝食难安、夜不能寐的状态。
以前的我好像很少焦虑,因为很傻很天真嘛。不知道从何时起开始懂事,就何时开始焦虑了,焦虑害怕失去,焦虑发生改变,焦虑不可预测的未来。
并且,我和身边的同事、领导,几乎眼可见的被发现,我们头发不知何时都开始星星点点或成批的变白了。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会互相问一句,“最近又开始焦虑了?”
但是,虽然我们知道焦虑不好,也好像拿它没有办法,它就是“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让我们愁容满面,看不到人生的乐趣。
其实,我们细细发现,结合很多过来人的分享经验,还是可以找到一些解决办法的,譬如
改变消极的想法
你的想法决定你的认知,而认知又会导向那个结果。有的时候并不是事情本身很难,而是事情还没开始前,你就把事情想的太难了,难到让自己消极,让自己焦虑不已。
发生过的事情你焦虑,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你也焦虑。譬如有段时间,接到领导安排的一个比较大的项目,我没有思路,没有经验,焦虑的不行,害怕的不行,不敢找领导,不好求同事,对自己没有信心,天天陷入到“难”的泥沼中拔不出来,后来我发现,我越是天天这样消极的想,结果越不陪我演戏,反倒是抱着“豁出去”的心态,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反倒让结果变的好起来了,结果一好起来,你心态就慢慢稳了。
焦虑就马上开始行动
有人说,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
我想说,具体就是当你有了想法后,就马上开始行动,马上开始从每个细节开始行动。
你想啊,当你只盯住遥远的目标,看不到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自然就会产生畏难心理。就像要自驾几百公里外的目的地,上路前,你会沮丧路程时间好长啊,得开多久才能到达啊,但是一旦你开车上路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和车上的人一路谈笑风生,这时间也过的极快的,也没有那么难了。
就像这段著名的故事说的: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他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
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古怪的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开始我把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
改变消极的想法,和焦虑就马上开始行动这两个小办法,你可以先试起来,办法不再多,在于你要去真正的实践到生活中。
我们普通人,也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的办法,不被大而虚的东西吓住,不为有的没的事情焦虑,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