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把“差生”和“后进生”称为“难教儿童”。“差”和“后进”都是对学生属性的表达,而“难教”指的是教师工作的艰辛程度。也就是说,苏霍姆林斯基是从反思教师自身工作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孩子的。
难教的儿童都有其特殊性,他们有着跟其他儿童不一样的个性,他们有各自偏离常规的情况和原因以及各自受教育的经历。而每一个儿童的内心都有一个想成为好人的愿望,我们要做的是:永远不要去扑灭儿童心中那一点宝贵的火花——想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
小清是五年级的孩子,别看他个子矮小,但在班里的破坏力却是最强的,他跟大部分同学都搞不好关系,因为他有一个好捉弄人的坏习惯。下课了,同学从他桌旁走过,他故意要把腿伸出来,扛人家一脚,很多同学没注意,摔下去就哇哇大哭了,看到同学的狼狈样,他显得很开心。有时他趁同学不注意,在女同学书包时塞一条毛毛虫,把同桌的书包藏起来等等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的事。
在同学眼中,这种同学太不靠谱了,跟他在一起,哪一天被他整蛊了还蒙在鼓里呢!同学都远离他,没有人跟愿意跟他一起坐。在老师眼里,这种学生是没得救了,老师整天要提心吊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整出一件事来。所有老师都不管他了,把他单独安排在教室最角落的位置坐,上课只要他不大声喧哗,不管做什么,都能忍让。
有人会问,这种孩子家长就不管吗?我们来看一看小清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在他六岁的时候就离婚了,他跟着爸爸一起生活,爸爸是个酒鬼,每晚下班回家就要喝酒,一喝醉就拿小清来教训,不是打就是骂,不是罚跪地板就是不准吃饭。小清就是爸爸情绪发泄的工具,在家里,他特别怕爸爸那凶狠的眼神,他内心极度地愤恨,但又不敢发泄出来。这种情况,老师也多次跟他爸爸沟通,爸爸在清醒的时候认错态度很深刻,可喝醉后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小清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长此以往,内心压抑,他看不得别人好,他不断地去捉弄同学,看到同学不堪的样子,他就特别高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些儿童向上的欲望还处在沉睡阶段,需要教师将其点燃。这几年有好几个老师教过小清,刚开始,大家都想转变他,但第一次碰到困难或转变过程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们就放弃了,没有这个耐心,加上小清不断地犯错误,老师觉得在他身上化费的时间太多了,看不到一点效果,大家都给小清过早地贴上了“后进生”的标签。而对待像小清这样的“难教儿童”,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地了解问题儿童背后的原因,要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家校合力把孩子教育好。作为教师要对后进生有信心,相信他们能转变好的,要耐心等待儿童智力活动中哪怕是微小进步时刻的到来。只要老师及时把握住了这种进步,就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局面。但我们绝不能想像孩子就能从此变好,这个进步实际上非常微小,看起来它好像不过是偶然的成功。但是,这个进步使孩子体验到取得胜利的快乐,从胜利中汲取新的力量。我们要爱护儿童的这种快乐情绪,这种快乐情绪是教师施展教育技巧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对难教儿童的方法是:一旦“难教儿童”有微小进步,就热情地进行鼓励,并期待着他有下一个“微小进步”的到来。由一个胜利到另一个胜利——这是对难教儿童进行的智育过程。如果他今天有什么没有掌握,不要给他打“2分”,不要急于根据评分标准十分严格地评定他的学习成绩,使他受到打击。
遗憾的是,我们许多老师正是用分数去“激励”学生,结果许多难教的儿童永远感受不到成功,在自卑中挫败,越来越差。像小清这样的儿童,思想上存在问题,只要把思想问题做通了,其实他的成绩是很快可以提上来的,因为他不是那种智商有问题的孩子。教育是慢的艺术,在对待“后进学生”的问题上,我们尤其要有耐心,要静待花开,把他们内心想成为好人的愿望的火苗燃烧起来,让他们都有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