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抱怨说:“我的孩子上初一时家里定了一个奖励制度:平日测验,如果考A+就奖励10元,期中期末大考如果考A+就奖励50元。如果总成绩进入年级前50名,就奖励100元。这个方法一开始特别奏效,孩子一放学就写作业。但是时间一长孩子就出现了厌学的情况。如果我们不增加金额,孩子就打不起精神。都拿他没办法了。”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特别容易进入这样一个误区:给孩子物质奖励。频繁的物质奖励很容易降低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兴趣,形成错误的观念。比如上面的这位妈妈,只要学习好就给孩子金钱的奖励,长期下去孩子忽略了学习本身的乐趣,模糊了学习目标,以为学习就可以拿“奖金”。
这种方法看似短期奏效,长期使用,大多起反作用,让孩子忘记了做事的“初心”。
这个事情的背后有一个心理学依据:德西定律。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发现: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如果对他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有可能减少他对这项活动的兴趣。
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即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进入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兴趣。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也能说明“德西定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奖励刺激容易引发人的外部动机,但持续时间较短。想法,想让孩子喜欢做一件事情,就需要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当一个孩子体会到完成一件事情的喜悦与乐趣,才是对他最好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