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思路经常容易跑偏的写作小白来讲,下笔想写三大篇,一写就跑题,渐渐无话可写。但人生就是一段需要我们(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迫使自己熟练掌握各种技能的过程。随着刻意练习的增多,我总结出10分+5步法:
10分钟的准备:
人在不那么努力寻找创意时,大脑就有可能迸发出更好的点子。下笔前,先不要着急找创意、立新意、写爆款,先进行准备,再进行书写。
5个步骤是:
1、罗列零散素材:
思路不清晰,白纸来帮忙,先把所有能想到的内容和边角料罗列出来,词语也行,一句话也罢,还有需要从某书中辅助的素材或故事等,提示性地写下来,后面再进行补充;
2、让思路自然涌现:
有了素材,有了想表达的主题,在准备过程中反而会有新的思路冒出来,哪些素材可以归纳进一个小框架,是以并列or递进方式进行排列串联,比较能有层次感;这样,文章中间陈述的部分,反而全呈现一条线,变得清晰起来;
3、确定我和他:
我是谁?决定你的观点,你想传递的价值观,你想展示专业立场或是态度,你的情绪;
他是谁?决定你的文章写给谁看,他想看什么,他关心什么,他的痛点在哪里,他还想弥补些什么不足,或他可能不知道什么?
4、定题目,定主题:
根据思路和想传达的观点,拟定初始题目,一定不能思想懒惰,想了一个,就觉得已经是最好的了,至少要有三到五个,再来斟酌筛选淘汰;使用读者思维,尽量独特,尽量有价值,最好能用上数字,有紧迫感和更客观的表达;
5、定小标题,定段落内容:
根据每个小段落讲述的论点,打造小标题。
好的框架,能服务于作者想传达的独特观点。学会建立有逻辑、有层次的写作框架后,也可以把它变成一个与人说话的沟通框架,形成自己的做事情经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