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保持“钝感力”了吗?你有没有刻意训练你的“钝感力”呢?
什么是钝感?钝感力?
钝感,是敏感的反义词,是指不对日常生活中的悲喜和琐碎小事过于敏感的能力。
钝感力,该词出自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按照他的解释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赢得美好生活。
也许,当提及“钝感”时,往往会与“迟钝”联系,并带入贬义和否定的情感色彩,其实,“钝感”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褒义词。
“钝感力”并不等同于迟钝,它是一种对挫折和伤痛的对抗力,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积极乐观、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
钝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结果吗?未必如此,在生活中,敏感确实可以让我们注意和感知到更细微的情绪变化,但钝感往往会让我们变得更轻松,活得更洒脱。
钝感力不仅局限于精神方面,在身体状态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外界环境对身体的冲击,如果不具有这种能力,那身体就容易被压垮。
在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社会的维系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依靠的就是钝感力。
对于上下级之间的批评指责,朋友之间想法不同,恋人之间产生矛盾等等,如果因为过于敏感,刻意放大一些不必要的琐碎小事,那不仅会影响到个人情绪,还会激化矛盾导致关系破裂。
所以此时,我们需要保持钝感力,以积极开朗、淡定从容的处事态度对待生活。
1)保持健康
对于每个人而言,保持健康或许是基本追求,也是完成所有事情的基本条件。
而保持健康的条件又是什么呢?
即,维持正常的身体生理代谢,保证能量的输入和体内代谢废物的输出,也就是保证体内的血液不停滞,能够顺畅地流动。
要想保证血液顺畅流动,则需要依赖于血管。而人体中几乎所有的血管都是由神经来控制,这些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起着相反的作用。
随着紧张、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的加剧,交感神经会使血管变窄,血压升高,此时血管处于一种收缩状态,不利于血液的顺畅流动;相反,副交感神经则起到相反的作用,会使血管舒张,血压降低,让人处于放松、愉悦的状态。
为了让血液顺畅流淌,血管保持舒张的状态,则要让血管处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即使副交感神经处于活跃状态,交感神经则保持静止状态。
其实,有益的钝感力,可以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易陷入异常的刺激状态,进而使血管一直保持舒张的状态,从而使得全身的血液可以顺畅地流通全身。
2)身体状态
良好的身体状态,需要强大且稳定的对抗外界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来自身体的钝感力。
身体敏感有哪些表现呢?
a.五官过于发达,能够接触到超常正常人范围以外的信息,这种情况并不是什么好事,过于敏感的五官会增加身体和情绪上的负担和负罪感;
b.身体的消化系统对食物过于敏感,吃不惯一些没有尝试过的新东西,这很容易导致身体吃不消,或者消化系统负担过重,进而影响身体状态;
c.对于肠胃不好的人,对食物中油脂成分的要求很高,一但超过正常范围一点点,都会导致腹泻、肠胃发炎等不良反应;
d.睡眠质量差的人,难以入睡,起床困难,经常失眠……这些都是由于身体对睡眠环境过于敏感,使得自己无法睡个好觉
……
相比于身体敏感的人,拥有身体钝感力的人能够享受更轻松和愉快的生活,也不会拥有太多的身体负担,身体内耗和精力损耗也大大减少。
所以,保持钝感力,能够让我们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钝感力不会造成器官的消耗,反而会让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降低身体发病的概率。
3)男女关系
在普通的男女关系中,出色的钝感力,往往会表现出从容淡定的姿态,不拘小节、坦诚待人处事,这样会使得对方对自己的好感度增加,也更容易得到异性的关注和认可。
在恋爱关系中,初期阶段,敏感的人也许会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喜欢,因为能够及时注意到对方的需求,了解对方想要什么。
但要想维持美好的恋爱关系,后期需要出色的钝感力,适度敏感进行辅助,这样才能营造并维持一种舒适的亲密关系。
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处于长久的同居生活状态,彼此的很多缺点和习惯都会日常生活中暴露。如果此时过于敏感,那很容易被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击垮,体力和精力经不起情绪的太大考验;
相反地,保持钝感力,对生活保持乐观从容,不在意一些琐碎的小细节,自然而然,夫妻之间的矛盾也会慢慢减少。
所以,对于人际关系、男女相处关系,最重要的还是出色的钝感力。
怎样才能保持出色的钝感力?
其实很简单,当问题出现时,提醒自己从容应对,不要过于冲动,也不要对琐碎细节过于敏感,从容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伤痛。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芸芸众生中出人头地,笑到最后……
“钝感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能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