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习写作关注到了鼹鼠的土豆老师,发现老师经常组织新书的共读营,就选择参加了自己感兴趣的书《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共读活动。
共读营规则带来的收获
共读营的规则比较简单,缴纳押金后入营,在规定的时间内(2周左右)写10篇合格的读书笔记和1篇合格的书评,就能退回押金。共读期间有多位老师轮流分享读书心得,并教大家如何写笔记、书评以及如何变现。
和我以前参加过的共读活动聚焦在如何读好一本书不一样,这次的共读营目的是帮助参加的小伙伴通过写读书笔记、书评和种草文获得收益,与此同时,出版社、参与分享的老师和小伙伴们能获得所需的流量。
我并不排斥通过写读书笔记或书评变现,但我也不希望自己是为了变现而写读书笔记和书评,如果每次都为了拿回押金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读懂书籍又写出读书笔记和书评,压力有点大,难免会顾此失彼。
虽说此类共读营和我的想法不是很吻合,但我也确实有很多收获:
学习了读书笔记和书评的格式
完成第一本书的10篇读书笔记、1篇书评
学习了视觉笔记的绘制方法基础
了解到各个平台发文引流的规则及要点
了解了各个平台变现的方式
作自媒体应该如何利用各大平台这个主题,其实也是我想过要了解的信息之一,之前在知乎搜了很久也没有了解到的内容,没想到在共读营里学习到了。
与《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相关的收获
共读营本身并不能帮助参与者真正读懂这本书,但也能从中获得许多相关的资源。
首先,如果不是鼹鼠的土豆老师推荐了本书,我是不可能在图书发售后第一时间买回来阅读的。
其次,土豆老师邀请到flomo(浮墨)的联合创始人少楠老师在共读营中给大家做分享。少楠老师的分享干货满满,提到了事实、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区别,确定领域的重要性,知识管理的四个步骤,以及知识资产的价值,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flomo作为以卢曼卡片笔记法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软件产品,也是非常适合用来实践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工具。我在2个月前也有接触到flomo,但当时因为怕工具太小众数据存储不安全而没有使用。但现在看来,能够使用如此有想法的产品经理设计的工具,本身就是学习其思维方式的机会,值得一试。
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是参加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和葫芦笔记联合组织的线上分享,分享邀请到了原作者申克 ·阿伦斯及译者陈琳共同参与,这对深入了解本书所提及的方法和背后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
到目前为止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收获都已经写在读书笔记和书评里面了,后续也都会发在简书里。
我觉得这本书是知识工作者都必读的一本书,而我自己打算抽时间再好好梳理一遍思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录方法和工具,毕竟读这本书的初衷就是为了学习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卡片笔记的记录方法,最终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中去。
感谢鼹鼠的土豆老师提供的各种分享以及参与共读营的机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各大平台关注"鼹鼠的土豆",特别是知乎上有老师几次分享的视频回放,可以先去看一下。
文章首发豆瓣@Lifeof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