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文继续聊聊“人在面对善恶判断时,是基因还是自由意志决定了人的善恶选择?”
由于这个“基因决定论”涉及科学,那么用科学实验结果来解释,也许效果更佳。曾经有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做了实验:他选取的实验对象是174对同卵双胞胎和148对异卵双胞胎。
首先,科学家利用174对同卵双胞胎(每对双胞胎都具有同样的基因)进行研究,为他们准备了一套由22个问题组成的问卷。同样地,科学家拉斯顿也对148对异卵双胞胎(每对只分享一半的基因)进行了实验。
在实验中,研究对象需要对问卷中的陈述作出判断,从1分(极反对)到5分(极赞成)进行打分。问卷的陈述包括“逃避个人所得税如同偷窃一样坏”和“我是一个别人可以依靠的人”等等。
在研究中,拉斯顿关注“隔离基因”的效应,就是那些由遗传特性决定的、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基因,例如人类共同拥有的、长有两只眼睛的基因。隔离基因在异卵双胞胎之间是不同的,它能够决定眼睛的不同颜色。但是,在同卵双胞胎中,隔离基因是相同的。
按照这种推理,如果基因能影响人类的善恶判断,那么同卵双生儿从善的可能性应该要比异卵双生儿高出一倍。
实验表明,拉斯顿的实验结果与上述推理吻合。同卵双生儿的回答相似率几乎恰好是异卵双生儿的两倍,即在个人善恶态度不同的问题上,基因因素占42%。
那么,问题来了,实验结果也间接地表明:面对善恶时,后天因素占了58%,高于基因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