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邱校长的课 受益匪浅。印象最深的是:教育是活生生的人通过活生生的课程影响活生生的人。身为师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未来教育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必将变成小学校 大学习 强教育的模式。教育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将会越来越小,学生学习、全民学习定会成为必然。期待!记第一课收获-期待下周的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同时出现新的误区: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敢过多的引导,生怕破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教师甚至在教学活动中感到无所适从,任其所为,找不到自己恰当的位置。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教师对教学方向的把握,内容的选择,进程的控制,结果的评价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实施新课标,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新课改中的转变。
今天聆听的“小老师带你走进全新课堂”,是由四川宜宾凉水井中学老师和同学们为我们献上了生动、新型课堂实例,让人眼前一亮。
凉水井中学在促进课堂翻转、形成教学相长模式和推广新型教学模式上都走在前列;“小老师”制,“生生互助”机制,自主管理机制,传承机制,每一项都是创举,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
今天的课程让我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路。以学生为中心,我认为首先要注意学生自主管理的培养,学生当主人,培养主体意识。让学生当主人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我们知道,知识最终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自己积极开动脑筋,自觉参与实践,主动参与管理,教师要发挥“导”的作用,激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究,调动学生实践。把学生推向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第一线。
与学生交朋友,进行情感交流。班级教育管理中,我们往往重视的是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而忽视师生间心理沟通的“柔”性管理,师生间缺乏必要的行之有效的心理沟通,直接影响着班级教育管理的效应。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必须热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才能同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情感相通。教师与学生谈谈心里话,做学生的朋友,不仅能增进相互沟通、理解,而且在学生交友中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