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15日
习惯养成第326天
昨晚22:20入睡
清晨04:50醒来
清晨完成事项:
干洗脸100下
干梳头100下
搓耳朵100下
搓鼻翼100下
叩齿100下
转动眼球100下
双手搓热捂眼睛
揉腹
静坐
太极养生步
站桩
颤抖
晚上完成事项:
感恩词朗读
正能量朗读
祈祷文朗读
跪坐
泡脚
入睡
【利他】
文/秀娟
习惯养成第326天,昨晚十点二十入睡,清晨四点五十醒来。自从老师开直播以来,每天一睁眼,想的就是直播。有了直播,确实变得更自律了。到点就起床,到点就练功,到点就吃饭。一群同频的人,快乐养生,心情愉悦,每天都能量满满,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从清晨五点到八点,揉腹、静坐、太极养生步、站桩、收功拍打、颤抖、跪坐。七点听幸福早课,准备早餐,准备中午的蔬菜,吃完早餐,匆匆出发上班。一切都有条不紊,依序进行。想想看,三个小时的时间,做了好多事,清晨时光忙碌又充实。
早上洗了头发,外面又下起了雨,为了赶时间,看见一辆三轮车来,就坐上去了。途中,三轮车与一辆电瓶车亲密接触了一下,其实也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但两位车主也难免唇枪舌剑。还好,双方理论几句后收场,而我却错过了一趟公交车,只能等下一趟了。
自从养成早上五点起床的习惯后,中午午睡质量也随之提高。早睡早起,早起我已经做到了,早睡始终还做的不太好,还需要继续努力。下班路上,坐在公交车上,觉得有点困意,似睡非睡,一不小心还差点坐过站。如果能再早睡一点点,应该会更好一些。
下班前在办公室冲泡了山药粉小麦胚芽枸杞来喝,原本打算回家吃一个苹果就可以了,但还是没忍住,最后一共吃了两个苹果,两把花生,花生是绝对超支了。真正的过午不食或者八加十六法,我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继续努力。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利他。利他就是要处处为别人着想,去做一些有益于别人的事情。当我们不断的想着利益社会大众的时候,慈悲心就会不断增长,同时也会越来越有智慧,烦恼也会越来少。
关于生命中能量的得与失,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当你充满欢喜心、慈悲心、包容心的时候,时空的能量会源源不断流入你的身体;当你打开智慧之门,法喜充满的时候,你获得的能量将超乎你的想象。
当一个人真正发一个大的善愿后,他会在瞬间得到无限的能量。反之,当你内心充满怨恨、恐惧、无奈、嫉妒、烦恼的时候,你的能量会迅速流失,尤其是愤怒和恐惧,它会让你的能量顷刻间丧失殆尽,失去生命。
就算发不了大的善愿,但我们可以发小的善心呀!之前有朋友告诉我,发善心,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情,还可以增加福报。后来,坐公交车的时候,看见老人孕妇孩子,我会立马让坐。而且还在包里备好口罩,以解别人的燃眉之急,确实有好几次,在关键时刻帮助到了别人。
不是说非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才算利他,一个小小的善心善举,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事情,也是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呀。利他,也并一定要花多少钱。比如:让坐不花钱,口罩也不值钱,但当我们有了这个发心后,对方会获得帮助,我们内心也会因此心生喜悦,这多好呀!
其实做好事、能将心比心也不难做到,比如,上公共汽车和电梯时,不拥挤,让别人先上;别人无意间撞到你时,不要发脾气,因为也许你有时也会撞到别人……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争吵与磨擦,人与人之间就会和睦相处。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敬,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对需要帮助的人增加一份帮助,而难就难在真正换位思考,难在真正付诸行动。如果在平凡的生活中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大家就会幸福许多,一切关系也就都融洽了。
利他,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发自内心对别人好,利他就是利自己,就如人们常说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善念感召的是健康和吉祥,恶念感召的是疾病和灾难,起心动念皆是能量的消耗,我们每发出的一个念头都是通过能量的消耗来完成的。善心善念善行,必得善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每天夜里上下楼都会把楼梯间的灯打开,有人不解就去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盲人回答:“把灯打开让他人看得清楚,我就不会被人撞倒。”的确,利他就是利己,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道理都是如此。利他,就要懂得换位思考。
有了一颗利他之心 ,面对一切就会有一种随缘的感觉,而没有利他之心,自私心会越来越顽固,因此会常常陷入痛苦的境地。一颗利他之心可以说是非常健康的心态,能让我们活得健康长寿 ,和接近内心最真实的快乐。
关心别人,时时为别人着想,在关键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又或者是一个温暖的眼神,都会给别人极大的信心和力量。我们要学会心存善念,口吐莲花;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老师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就是利他的典型代表,余生,我们向老师学习就对了。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习惯。余生,愿自己心存善念,口吐莲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自己活成一道光,去温暖和照亮别人,愿自己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和处境思考问题,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体察和认知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做一个被别人喜爱和尊重的人。
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