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分享2605天。一天进步一点点,读书620(2025.2.2星期日)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和面临的冲突,具体如下:
婴儿期(0~1.5岁)
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心理冲突:信任对不信任。婴儿若得到良好照顾和关爱,会觉得世界安全可靠,形成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感。
儿童早期(1.5~3岁)
发展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
心理冲突:自主对羞怯与怀疑。此阶段儿童开始自主探索,如自己穿衣、吃饭等,若能获鼓励支持,会发展出自主能力和自信;若被过度限制批评,会感到羞怯和自我怀疑。
学前期(3~6岁)
发展任务: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心理冲突:主动对内疚。儿童开始有更多自主活动和想法,若能自由探索、发挥想象力,会形成主动进取的品质;若被压抑限制,会产生内疚感。
学龄期(6~12岁)
发展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 心理冲突:勤奋对自卑。在学校中,儿童通过学习和完成任务,若能取得成绩、获认可,会培养勤奋感和成就感;若常失败受批评,易产生自卑感。
青年期(12~18岁)
- 发展任务: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 心理冲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少年开始思考“我是谁”等问题,若能整合自身特点、价值观等,形成清晰自我认同,就建立了同一性;否则会陷入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18~30岁)
- 发展任务: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 心理冲突:亲密对孤独。此人们开始寻求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如恋爱、友谊等,若能建立深厚亲密关系,会获得亲密感;否则会感到孤独。
成年中期(30~60岁)
- 发展任务: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心理冲突:繁衍对停滞。人们会关注事业传承和下一代培养等,若能为社会和家庭做贡献,会有繁衍感和成就感;否则会觉得生活停滞、无意义。
成年晚期(60岁以后)
发展任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
- 心理冲突:完善对绝望。老年人会回顾一生,若觉得人生有价值、无憾,会获得完善感;若对过去不满,会感到失望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