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老师的“化错”那么好,为什么我们却觉得无从下手呢?这个思考出现在今天听华老师《中国剩余定律》课中的一个闪念,这两天我已清晰地认识到“化错”需要保持意识、需要形成态度、需要成为习惯,现在再想,仅仅这些就够了吗?在近距离观摩华老师课堂中,我又发现,也许我还缺少那些“识错”、“懂错”、“拾错”的能力。
备课需要“识错”
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错误,我们真的可以应付自如吗?相信还会有老师在课堂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说“这个问题我们放在课后研究好吗”,是问题太难还是没有提前预设呢?在华老师《中国剩余定律》课堂中,他展示了一张没有得到结果的学生作品,在其他学生还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华老师依然给予这个孩子很高的肯定,他笑言道“看不懂不是因为不对,而是因为自己的水平不够。”华老师正是因为对此课的准备已深入到《孙子算经》中,才得以在课堂中准确识得这位孩子的做法,这让我明白华老师的备课功夫之深。
当备课中加入提前“识错”,我想既是对学情的把握、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更是对错误的提前“会面”,哪些错误是有价值的、哪些错误是有创新的……对问题做好梳理,对错误提前分析,能心中有数地走进课堂,才是为课堂“化错”做最好的起跑。
课堂需要“懂错”
“有差错,才有真正的学习。”不能否认地说,错误让人又爱又怕,爱它来得正是时候,怕它来了招架不住,怎么练就把握“化错”时机的能力呢?在华老师的课堂,不难看到他总会手拿纸笔,在看到一些学生作品后写写记记,那一刻他一定是读懂了孩子的作品,读懂了错误,那些有着催化剂功效的错误被他筛选出来,用最佳的排列组合形式依次呈现,从而达到最优的“化错”。
看来,课堂上能准确“化错”的前提是精准“懂错”,能对孩子们的作品快速分类、筛选、排列,这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化错”的基础能力,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总结经验、积累智慧,逐渐把这些能力运用自如。
课后需要“拾错”
在一段时间里,我竟把认为“化错”只能在课堂,课后我们难道不需要“化错”吗?仲海峰老师在讲座中提醒我们:其实课后老师更需要“拾错”,把错误分类整理汇总,做好错题梳理,做好问题分析,才是为下一次的“化错”做好保障。
除了“拾错”,课后辅导又该如何“化错”呢?今日,我向华老师提问了课后“化错”的方法,他推荐我读《辅导孩子的第一目标》一文,在文中,他在对小朋友出现问题的“识错”和“化错”中引起了深入的思考,辅导孩子的第一目标是什么?不是“搞懂”,不是“能力提升”,而是“激发兴趣”,激发对老师的兴趣、对数学的兴趣、对自己的兴趣。试想,有兴趣作伴,孩子还会痛苦于学习吗?那时错误也将是有营养的,犯错也是愉快。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得更好。”在“化错”的众多细节中,我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很害怕会出错、怕学得不像,怕失去自我,而当华老师说出那句“要用自己的方式化错”时,我顿时醒悟,原来“化错”不是学别人,更重要的是思考怎样做一个会“化错”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