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7

2025年6月27日(阅读打卡第156天)

阅读书目:《自控力》

今日阅读:140-160页

我的摘录:1.有没有什么东西能提醒面对压力的?你到底什么才能让你感到更快乐?在你感到压力之前,你能不能先想出一些鼓励自己的方法?

2.恐惧管理理论: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不会永生时,我们会更容易屈服于各种诱惑,就像是在奖励和减压的承诺里寻找希望和安全感一样。

3.“拿有如何”效应:描述了从放纵后悔到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关键是导致更多堕落的行为,并不是第一次的放弃,而是第一次放弃后产生的羞耻感,罪恶感,失控感和绝望感,一旦你陷入了这样的循环,似乎除了继续做下去,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当你(又一次)责备自己,(又一次)屈服于诱惑的时候,往往会带来更多意志力的失效,造成更多的痛苦,但是你寻求安慰的东西并不是中断这个循环,它只会给你带来更深切的罪恶感。

4.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导致抑郁的因素,它不仅耗尽了我要做的力量,还耗尽了我想要的力量。相反,自我同情则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比如在压力和挫折面前支持自己,对自己好一些。

5.在个人挫折面前持自我同情态度的人比持自我批评的态度的人更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和建议,更可能从这种经历中学到东西自我谅解,能帮助人们从错误中恢复过来,因为它能消除人们想到失败时的羞愧和痛苦,那又如何效应是要摆脱失败后的低落情绪?但如果没有了罪恶感和自我批评,就没有需要摆脱的东西了,这就是说思考为什么会失败就变容易了,而你也很难再一次走向失败。

6.失败的时候,请原谅自己。

7.决定改善心情,你会用幻想未来的自己来改善现在的心情,而不是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善自己的行为吗?

我的感悟:每个人会用改变的承诺,而不是改变来改善我们的心情。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更容易成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