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开始读书至高考前,我还有意让她学会适应各种生活环境,使她随遇能安,团结学友。
所以从她入学开始还在乡校我就向学校请求寄午餐,而其时学校还没有寄餐条件,但有做教师餐我愿出时年成年人平均餐费,得老师厨师特许,这使她得到老师关爱同时又学会礼貌就餐。
从此她凡在校读书午餐一直寄校,进一步让她养成良好吃饭和不挑食习惯,直到高中,我很少为她另送餐食,让她长期接受适应不同学校食堂饭菜。
当她到初中终有不乐意时,嫌学校伙食差,嫌寄宿条件环境不好,(其时该学校确实显得比较脏乱差)向我首提出想寄餐寄宿,想走读。
而我正好想让她学会思量得失,让她知晓凡事有得就有失,食堂伙食虽差,但也有人吃,环境不好,也有人住,为回家吃饭走读,必付出更多家到学校之间的辛劳,回家住宿要提早减少学习时间,但尊重她自主选择。
告诉她想走读可以,我会很高兴,因为早晚不但能看到她,还能节省寄宿费支出,她自己还可锻炼身体,来回近十公里,我会用省下寄宿费给她买辆自行车。
但也让她知道走读困难,要比住校更起早晚睡,路上还很不安全,别人在福中不知福,有些同学想寄宿但学校宿舍有限或还有家长还不想出寄宿费,但她必须对自己安全和学习成绩负责,不能后悔,不能怨我。
她其时仍选择了走读,我立买单车,帮她学会即放手,因看她知道爱惜生命,始学便是学会避险,让我就此放心。
在她走读一段时期,发现真如我说,要起早和赶晚,风雨得去归事小,还减少学习时间,于是求饶提出想再寄餐寄宿,我准许,但告她下不为例。
此后真无再提,我乐得她对我无怨,而她因此知晓差的伙食环境,更有利让自克服困难,可更好适应将来未知环境,能为她以后大学远离父母家乡,更好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随遇能安。
而在家每回家时,我长期要求她主动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时,我也一直对她实施“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在开始我并未知道有《弟子规》,在之后有幸看到该书文后,我庆幸教她合符原则,前提是她有听见喊,能够做,教的对,责正确,而如此长养使我喊她百喊百应,每喊能及时动,每教能听,每责知错能改,能做到令行禁止,父女有亲,这是我初心。
因我信“缘”,相信儿女本是前世修,才修得今生有缘,所以在她幼小我就严而有度,开始就向妻保证,决定对她实施骄而不惯,我在她入学前是使用言语规束,以身作则,要求她做到的自己同样做到。
到入学认字开始便用她认识的文字立规章贴在壁上,让她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多是指导她日常行为规范。
首让她认可通过修习能做到的方面加以实施,让她心中有数,学会自检自律,如此让她知道我对她礼义当先,她本该理应如此。
我这种施理用规决不乱打骂她,让她乐意听从,让她在十岁以内修养成习,及时知道自己过错,不断改过迁善,保本善本真,让她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因我相信这个时期是大人最好施教,小孩最易受教不会逆反,且是“父母打儿不记仇”阶段。
若此期都不能达到教育目的,即“长善救失”,让她定性,十岁后她“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大人便鞭长莫及。
若还不懂事,只能算家教失败,此时我会珍惜父女情,不再打骂她,因她之过失便是我之过,今喜我达到了预期目的,做到了我的保证。
到她未满十岁,我就真不用打她,她已学会自觉自律自重自爱,无论在家在校她知道越自律,越不用被纪律约束越自由,至此时人个已有自尊心,“响鼓已不需重槌”。
在平时能保持高度自觉,接受规束时理应该得到家长大人充分尊重信任,即有无心之过错一经提出知错能改,后不再犯。
而我在此之前就真只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不伤害她自尊心为前提,在后她每遇问题主动征求我的意愿时,我只表明我的态度,建议她如何考量是好,在遇到难事时,我在力能所及方面义不容辞,为她及时排忧解难,因此父女保持相互理解尊重良好关系。
但在她有本能如日常生活事务方面能做到做好的,更不代劳了,我让她知道父母难保百年春,求人不如求己,为难别人同样为难自己,让她学而常习之,更有快乐成就感。
初中时有期班主任老师给她写评是:“你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将会成为你人生中一笔财富”。
而我不但教她学会自己事自己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同时还进一步长养她孝敬存心,让她及时帮父母作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碗,只要她在家,不可推辞。
叫她端水泡茶,随喊随动,只有一次夏天放学她忙着挤车赶回,还未到家背着沉重书包汗流夹背叫我时,我说你回得正好,爸口渴想喝茶了,她当时觉得不解不高兴,说你自己不会泡茶喝吗?我立让她站住…
告诉她一因我想喝她孝心茶,喝了觉开心幸福,我自己当然会泡,但喝没这感觉,其目的就是让她保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主是检验她的孝敬存心,为了在我老时难动时叫得动她,终不受渴。
二因她读书生活费用我都无怨乐意付出,你仅举手之劳,有现成开水现成茶叶泡茶给我喝难道还不应该乐意吗?仅此一次让她高度从此更主动积极,不必再唤。
我相信爱是成全,孝要成全,当父母一次次不需要子女效劳,时久必使子女产生惰性,真到自己需要时会喊不动,叫不应,而父母享乐子女孝心同时,也会长养子女乐为父母效劳,知施比受更有福。
而学习方面,我坦诚相告我学历有限,教她早少依赖父母,因我知道她迟早会要离开父母保护独立,经过不断强化锻炼能让她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更好适应生话环境,活得少求人。
感言:现代家长对孩子幼小无比纵容实是“过不规,道两亏”,让孩子不知理而失礼,但孩子到十岁发现未“变好”后才开始紧张起来,千方百计想规束孩子,批评甚至打骂孩子。
但习惯成自然,改过已难,打会记仇,骂会记恨,教会逆反,缺少信任难得相互尊重,当孩子在家无有规束,走出家门,便处处被规,班有班规,校有校规,厂有厂规,国有法规…
不能自律的人将更难获自由,必受更严法规惩治,所以“严是爱,松是害,宠出儿女必定坏,害人害己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