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人是由某个聪明的家伙创造出来的,或是由某只聪明的猿进化而来。这种个体从他成为人的那一刻起,他就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肉体,另一部分则是精神。肉体是不断成长的,从少到老,这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人的精神
人的精神的成长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独立,二是信仰,三是孤独。这三个精神成长的阶段是不分年龄的,不像是与年龄相对应肉体的成长,在精神的成长上,有的人有可能一辈子连第一阶段都没有达到,而有的人可能在很小就实现了第三阶段。
古语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所强调的就是精神成长的第一阶段——独立。所谓独立就是大脑独立思考不偏听偏信时所表现的精神,独立代表着一个人形成一个完全不同与其他人的体系。因为精神独立的存在,世界因此存在了不同的人,一个精神独立的人不会因为外界的改变而改变,是这样的一千个人的眼中才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一个独立的人的出现使世界上有了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
如果这句话所面对的人群不是精神独立的人的话,这句话只能是空谈。设想两个人的精神完全相同,那么肉体的不同又有何意义呢?这两个人之中的一个的存在又有和意义呢?如果没有了精神的独立,那么就没有了 “个人”,世界上就会只存在“他人”。因此,精神的独立是精神成长的前提。
周国平先生曾在《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中提到:“信仰是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就如同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精神成长的第二阶段是信仰,当信仰不等于宗教,真实的宗教体验属于信仰。信仰是一个人对于希望与生命的看法。一个人即使在人生路上磕碰的伤痕累累,只要有信仰他便不会悲伤,不会迷茫,不会彷徨。信仰使人记住自己生命本来的那种纯真,不管走多远,都不会忘记家的方向。信仰是光,生人生路上最明亮的光。
孤独是人精神成长的最后阶段,孤独绝不同于孤单,孤单是心里的一种状态,而孤独则是精神上的一种境界,孤单的人绝不会孤独,孤独的人绝对不会孤单。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回望历史,不禁感叹伟人的伟大,而这些伟人的惊人的成就不正是孤独所迸发的灵感吗?他们或许因某些问题与他人有了界限,但这界限正好为他们的思考提供了孤独的空间。我们不妨把人的交往看作一座山峰,精神孤独的人自然就该住在这座山的顶部,正是这座山的高度,使住在山脚的人无法接近这些人,自然的,这些人也躲避了外界的功名利益他们成了一个绝对孤独的点,山峰的四周是空中漂浮的云朵,在它的衬托下,天显得格外湛蓝格外深远,这些孤独的一点似乎可以在其间任意穿梭,与自然与生命对话,这便是万物之源。孤独的人把这种体验看作是一种绝妙的历程,在这历程中他们不受拘束,可以静静的与自己对话,与万物之源对话。
精神是如此奇妙,我唯愿在独立中拥有信仰孤独自乐,感受生命的历程。
2018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