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的活着

    重读《瓦尔登湖》,对书中一再提及的真实的、清醒的活着,过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深有感触。

    回想自己的心路历程,二十几岁之前,就像一台被编好程序的计算机,被操控着,过着无意识的生活,而家庭、学校、社会从小的教育就是输入的程序。后来学习心理学,怀孕后看教育类书籍,知道了华德福教育(一个关注孩子身心灵成长的教育体系),看各种身心灵成长的书籍,一度以为自己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但更多的时候是迷茫,就像现在很多人一样,好像知道了很多道理,可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因为来自于工作、生活中的压力烦恼依然存在。那么人为什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有一天走在路上,我突然意识到,也许人活着,就在于认真的面对每一天,去体验生活的历程。就像这本书所说,对于生活,我们不应该抱着玩乐的态度,也不应只是研究他,而是自始至终真诚的去过好他。

  就像在瑜伽体式练习中,我们需要做到身体的极限,起码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这时候会很痛,这种疼痛会把我们的意识拉回到身体,你要关注自己的呼吸,感受疼痛,去接纳它,而不是抗拒否则就很容易受伤,而当这种对当下时刻的觉知变成成为一种习惯,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我们便不会逃避、抗拒,而是学会面对、接纳和解决,而人会在一次次解决问题中成长和强大起来。

    同样的静坐冥想、正念疗法也强调有意识、不带批判的觉察当下。让人们吃饭的时候吃饭,走路的时候走路,而不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只要看看现在有多少人手机不离手,就知道我们有多少人的心游离在事情之外。其实我们所有的消极心态都是来自于对当下时刻的拒绝,我们焦虑紧张烦恼是来自于对未来的恐惧,我们愧疚后悔痛苦是因为对过去的纠结。

    再说说孩子教育,网上经常会有家长控制不住情绪而打骂孩子,其实我们如果能时刻觉察自己的情绪,看见他,接纳他,所谓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在你觉察自己的情绪时,你就会发现,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把在单位受的气或者对爱人的失望等不良情绪转给了孩子,其实是自己不在状态而已。在我们选择是快乐教育还是鸡血孩子时,我们需要清楚的知道,我们是因为大家都这样,我们也要这样,只是为了自己安心,还是为了孩子,同样在选择快乐教育时,是因为自己懒,在逃避责任,还是因为这是我的选择。我们需要知道选择没有对错,只在于是否合适,只在于我们知道要什么,同时承担结果。我们需要时刻观察自己的想法,我们给孩子的是爱还是控制,是孩子需要的还是我们觉得他需要的。

  最后我想说,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脚走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过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我们需要随时观察自己的想法,感受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的反应,清醒的有觉知的活在当下。

    引用书中的话"其实幸福的人应该永远生活在此刻,好好的利用每件落在我们身上的琐事,就像青草坦然接受每颗落在它身上的最细小的露珠那样,别把时间用于挽回从前失去的机会,并美其名曰承担责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晴晴,来自新疆, 上班族,宝妈一枚。善良、热情、大方、认真积极生活的我总是笃信人生总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
    晴晴的天空阅读 308评论 0 0
  • 最近我很喜欢秀兰邓波的一句话——如果我能再活一遍,我将不会对我的一生做出任何改变。 能说出这样一句话,这一定是一个...
    深沉的卷毛阅读 348评论 0 0
  • 时隔一月,再让我提笔叙说在泰国近两个月的经历,有种恍若隔世的异样感,大概是因为这两个月美好得不真实,让人感觉太幸福...
    啊啊啊啊啊芮阅读 573评论 3 1
  • 华灯初上夜未央 星光灼灼天色凉 回头见 青丝乱风里轻飘扬 清茶半盏盛月光 萧声玲琅扣心房 陌上佳人美如玉 君子世上...
    倩思阅读 1,893评论 2 48
  • 首先说下作者黄仁宇这个人:他参加过“抗战”,入过驻印远征军,在缅甸负过伤,做过民国国防参谋,后又以46岁“高龄”在...
    果然说阅读 591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