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演员曾志伟有一个女儿叫曾宝仪,女儿曾与陈坤演过电视剧《名扬花鼓》,而且在主持方面很有天赋。很多年后,曾志伟将为他的儿子骄傲,因为他的儿子叫曾国祥。
几年前,《七月与安生》让周冬雨与马思纯获得了金马奖双影后,看过电影后我很激动,当即写了一个影评,终于能够看到一位导演能把人物的感情拍的如此细腻了。一般般的题材,硬是能拍出不一样的感觉,好像读一本书,让人难忘里面的情节。链接:《七月与安生》影评(https://www.jianshu.com/p/2a0d6edfc1d2)
《少年的你》因为易烊千玺的加持,让观众们期待已久,尤其是女性影迷,更是按捺不住,电影的每一条消息都让人们沸腾,终于等到你,这部电影依然表现优秀。
原先我以为这会是一部流量电影,观看之后发现导演挺会选人,易烊千玺的沉默成熟气质很适合演小北,温暖、少年、不屈。周冬雨是一个让人越来越喜欢的人,和窦骁、张一山、林更新等人拍戏,都有不同的气质,时而乖乖女,时而女汉子,灵活的演出了各种角色,老谋子没看错人。
《悲伤逆流成河》与《少年的你》不是同一个段位的,虽然都在讲校园欺凌,但后者明显更有深度,更具戏剧性。陈念的隐忍是为了平安度过高考,小北的保护是出于内心的关爱,他们都是少年,都拥有那种敢于付出的勇气。虽然感情戏几乎全部被删减,但那种点到为止的感觉,很像爱情。
电影中两个警察对话说:有人会傻到替另一个人顶罪吗?另一个警察回答到:会的,因为他们都是少年。的确,你会发现,那些疯狂的、轰轰烈烈的事情大都是年轻人做的,因为是少年,所以无所畏惧,感情也单纯,性格也执拗,答应了一个人,就会一直的守护着。我们都曾是少年,但是后来我们长大了,长大了的感觉就是学会了计较个人得失。
电影的主题是校园欺凌事件,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即使没有经历也耳闻过类似事件。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此类事件正不分国家和种族上演着,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定有一个满脸乌青的孩子用冷漠的眼神看着凶神恶煞的对方。
我的回忆里几乎没有经历过校园欺凌,可能从前我是一个乖孩子,但同龄人中或多或少的有过类似经历。那些留着杀马特发型,在厕所里叼着香烟,穿的不伦不类的孩子现在都长大了,他们或许也针对过某些人,曾经想用暴力解决一切,后来想想都觉得可笑。就像最后,魏来幡然醒悟,想靠着道歉化解冲突,只能说为时已晚,留在别人心中的伤痛,就像一道疤痕,虽然不在疼痛,却时时让人恐惧。
我觉得这部电影依然是电影的曾国祥风格,依旧把内心描写的很细腻,不用过多的台词就能感受到刻骨的心痛,人物的情感性格已经刻画到很高的层次。少年的内敛与激昂,隐忍与爆发都靠着演员的实力倾泻而出,这样的电影需要一些情绪。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生活与学生密切相关,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还是能够想到陈念的心态,她想靠着隐忍度过黑暗,却遇到了一种突然的保护,这种保护带给她勇气,也留给她牵挂,家庭的不幸没有让她得到更多的亲情,她转身走向那个依恋的人,却又因为身份的不同而时时担忧。小北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所理解的保护大概就是让她不受到再一次的伤害,这种感情的积累是在每一次的摩托车兜风中形成的。
曾导演的风格很悬疑,你无法猜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他避免了很多烂片的套路,将青春变得更加真实,没有撩人的亲吻,每一次亲密接触都让人心酸,也没有明媚的阳光,夜晚的风却吹动少年的头发。她们选择相互取暖,拥抱这生命中的春天。
校园欺凌形成于一种认知的错误,少年们以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恐惧会让人停止入侵,老师们总是说要防止欺凌,却不能关注每个人的情绪,还记得陈念的复习班班主任无奈的离职了,因为她没有尽到责任,实际上,老师的忙碌主要放在了思想教育和学习上,失误是很难避免的。
我们还要发自内心的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能够保护世界?答案是不能。它只存在于少年人的梦想中,希望能够进入大学得到解脱,我们连自己都无法保护,又怎能保护世界。但愿你有一个人,一直在你身后,不打扰,但只要你回头,他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