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从大脑到心灵
摘抄:
弗洛伊德的挖掘之处不是土地,而是病人的心灵;他使用的工具不是铲子和刷子,而是精神分析的解译。
谢里曼准确地知道自己在找寻什么,而弗洛伊德则不同,他磕磕绊绊的走向“过去之井”,他在向深处探寻的同时,试图处理病人生活之中当前的和表面的难题。
癔症不是大脑的疾病,而是心灵的疾病,问题的根源在于想法,而不是神经。
癔症主要是回忆引起的问题,是由于被抑制的回忆以及有关的情感所造成的。这些回忆和情感从未以正常方式被经历;他们与心灵的其他部分隔裂,结果积累恶化,以破坏性的而且似乎是无法解释的症状形式在表面浮现出来,如果追溯这些症状的源头,症状的意义就会变得清晰,情感就会在大量宣泄中得以释放,然后症状就会消失。
布洛伊尔认为癔症患者是更容易发生意识状态改变,变得“被隔开”的人,而弗洛伊德则认为癔症患者是充满冲突、还有秘密的人,向他们自己和他人隐瞒这些秘密。
感悟:
课堂上也讲到,癔症也说是鬼附体。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起,谁家办丧事的时候,×××由于身体弱,×××(死去的人)的魂附她身上了,说的都是活时候想说而没有说的话,或是放心不下的事,那时候听着心里挺害怕的。后来,奶奶去世的时候,还真发生了这样的事,当时就把大人们的话信以为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