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列入学校课程的活动,其实有非常多,领域也非常丰富。
比如说学校里的手工,各种材料,还有各种制作方法…
作业的方式也有很多,除了无数种的数学游戏和竞技之外,还有户外短途旅行、园艺、烹饪、缝纫、印刷、书籍、装订纺织、油漆、绘画、唱歌、演剧、讲故事、阅读、书写等具有社会目的的主动作业,它不仅是用来练习,成为未来应用的技能。
但怎么能让学生从事这些作业后学到手工技能和效率,又能从中得到即时的满足,而且达到为未来使用做好准备的目的,这些都应该附属在教育目标之下,而教育目标就是达到智育成果,养成社会化的意向。
当然,所有这类作业都应该给学生一个犯错的机会。
严格限制,只会让孩子们去挑选那些不用不会出错的材料和方法,就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和探索精神,让他们的判断力减到最小限度,而且也远离了复杂生活的情景,让他所学的能力完全不能用在实际生活中。
维持学生们好创造、好建构的心性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作业的目的与人性越接近,或者与日常经验所要求的目的越接近,学生学到的知识就越真实,如果作业的目的仅限于教学特性,那么学生由此获得的知识就只是技术性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