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原焦点团队杜冰冰焦点初15期坚持分享第1721天
二、坚持读书分享第1641天,拆书稿《》
一个冬天的清晨,秀米从结了冰花的瓦釜中,看到了父亲朦胧的身影:他坐在一条宽敞的大路边,正和什么人在下棋……很快冰花在阳光下融化了
“这幅正在融化的冰花,就是秀米的过去和未来。”冰花是脆弱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秀米觉得心口一阵绞痛,就想靠在廊柱上歇一会儿。于是她就靠在那儿,永远地合上了双眼。
“去年天气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的这两句诗,表达的是男子对邂逅的追思,而格非却用它写下了秀米的一生。
秀米是一名真诚的理想主义者。从追寻父亲发疯与出走之谜,到看到张季元日记中的革命事业,秀米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陆老爷的“桃花源”理想和张季元的革命理想,指引着秀米踉跄前行。
秀米希望“每个人笑容都一样多,甚至连做的梦都是一样的”,“每个人的财产都一样多,照到屋子里的阳光一样多”。这种乌托邦式的梦想是她的追寻,是她生存的动力,也成就了她与时代梦想、社会剧变相互纠缠的传奇人生。
秀米对张季元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少女怀春情窦初开,对新鲜事物好奇,对未知心生憧憬。另一方面,秀米对张季元的爱,又是深沉的。她毅然投身张季元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她不允许陆太太葬在张季元身边。
如果张季元没死,秀米未必会这么痴情。秀米爱上的不是那个其貌不扬、品行不佳的张季元,而是带着神秘感出现,猥琐都化为暧昧,撩拨都变成启蒙,然后适逢其时地为理想殉道的革命者。
辛亥革命爆发后,看到昔日的刽子手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功臣,秀米的革命理想受到重创。她再次回到家乡,把自己封闭起来。追昔过往,她发现了日常琐碎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华尔街日报》评价说,《人面桃花》不是讲述一种尘埃落定的历史。相反,它没有明言的一点是,历史本身就是无数个体欲望与误解的总和。
茅盾文学奖授奖词说,这是一部具有中国风格的小说,格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探索明清小说传统的修复和转化,细腻的叙事、典雅的语言、循环如春秋的内在结构,为现代中国经验的表现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与新的语言和艺术维度。
有人读《人面桃花》,看到的是关于爱情和爱而不得的缘分纠葛;也有人感叹书中人物面对丰满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引发的碰撞,甚至背道而驰后的绝望。其实,真正触动我们心底的,还有那些曾经以美好开始,以破碎收场,但却未曾放弃的执念……这故事是他们的,又何尝不是你和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