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樑
众所周知大学作为大部分人才走向社会前的那座“象牙塔”,输出占比最多是直接多渠道就业,随后是进一步留学深造,而在这个全社会推广创新的时代,如今有一种小众人群的选择被大学所重视——自主创业。社会对大学的评价体系已发生了变化,除了教学科研,还增加了对社会贡献的考核指标,对创新的带动正在成为一个“硬杠杠”。英国《泰晤士报》对大学的评估,就增加了产业的贡献一条,大学孵化器应运而生。
国内大学孵化器
清华(启迪之星)
“孵化器+基金”的模式,依托于启迪控股,每年滚动出资、持续投资初创企业的孵化和天使投资基金,孵化流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个月,提供免费场地,对接资源,获得10到50万人民币的种子投资;第二阶段,如果团队质量不错,引入启迪天使基金,再投50到100万人民币;第三阶段是对接其他天使基金。退出机制:A轮开始退一点,B轮盈利,C轮完全退出,象征性地留下点股份。
交大(慧谷创业中心)
成立于1999年5月,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徐汇区人民政府联合组建的社会公益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立足于为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创业提供全程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为在孵企业提供一定的研发资金,政府大学背景的多支创新基金投资,通过交大的丰富资源,帮助企业获得外部融资。
复旦(复旦国家大学科技园)
创建于2000年,由复旦大学、上海杨浦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上海新杨浦置业有限公司六家股东投资组建,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重点关注电子信息类中小企业,为孵化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和融资服务平台。
同济(创业谷)
创业谷依托同济大学学科优势与教学资源以及学科专业优势,从项目的“前瞻性、市场性、学科交叉性”等三个方面全面评估项目资质。为入驻项目提供包括实验室、活动场地、设备等硬件支持以及工商、税务、法律、地方政策咨询等软件支持。根据项目的成熟度与可行性,为初期项目提供政府支持咨询、资金小型投入、陪伴式导师;为中期项目提供培训课程以及外包服务。
国外大学孵化器
Stanford(Start X)
- 于2013年7月获得$400K风投,来自Groupon,AT&T,Founders Fund, Cisco
- 选人优先于选项目
- 创始人团队至少有一位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老师或者校友
- 初期不占有股份的情况下,全免费的场地以及创业服务(导师、活动、人脉对接)
- 拿到外部融资后会直接跟投融资总额的10%(可以拒绝)
比尔·盖茨说,大学应该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上作出重大贡献。有两个学校做得好,一个是斯坦福大学,一个是清华大学。”
UC Berkeley(SkyDeck)
- 位于伯克利市中心最高层建筑的楼顶套房
- 由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合办
- 侧重于指导创业者如何做好产品以外对公司和产品的包装,讲好故事
在UC Berkeley学生的眼中,创业似乎并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Fiance表示:“在过去的时候,这里的学生并不喜欢冒险,而是更想要走一条更加稳妥的个人发展道路。其实在几乎所有行业中,我们都有着最优秀的研究能力。但是这里就是缺乏创业的环境和文化。”Skydeck应运而生。
MIT(MIT创业中心)
- 1993年成创办,由MIT校友提供资金
针对创业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细分为六大独立运作的机构进行指导
Insead商学院(Social Innovation Centre)
- 2002年创办,主打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资金来自与学校,社会团体或个人资助
- 学校与微软、联合利华、强生等大企业合作实现社会责任项目
牛津(The Oxford Launchpad)
- 由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创办
- 给予牛津学生一个公共创业空间,会提供办公场地和相应物品,可以预约会议室和活动场地
- 强调培养学生创业时的领导和协作能力
剑桥(The Centre for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 发起于2003年,前身是剑桥创业中心,随后分成两个独立组织 CfEL和剑桥Enterprise
- CfEL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设在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
- 联合大量校友,企业家通过几大品牌活动给学生创业者丰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差异性分析
发起人背景
大学孵化器无一例外是由大学本身主导发起,其中国外大学稍有不同的地方主要是由商学院创办或者与其他学院合作的产物。为的都是提升大学的创新动力,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也有一些大学校友或者老师自己出来做孵化器,与自己母校合作,既利用到了一定母校资源又实现了市场化,例如已经同济校友的“零二一”孵化器等。
运营模式
大学孵化器主要由政府和大学提供资金,科创基金或者校友基金来投资项目,从这个角度来看几乎是学校或者某个学院的一个部门罢了。不同的是国外大学如MIT主要是由大量土豪校友提供资金,Insead商学院从社会获取资助,一定程度去政府化。而StartX还有对外融资,让整个孵化器的运作更加市场化,尽量摆脱原有学校传统的条条框框。
中外大学孵化器差异性
其实不难看出,每一个大学孵化器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己的特色,清华的新型孵化器概念与复旦交大的传统国家科技园的孵化器概念就已经截然不同。StartX与剑桥牛津的创业中心不论是运营模式还是服务的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异。每个孵化器无论是从模式新旧还是实际的效果也有一定的落差。那上升到中外孵化器层面,应该如何去比较?首先在差异之前要先找到各自的共性,对比之下一目了然。
复旦/交大/同济是非常传统的大学孵化器模式。清华是往科技地产转型的孵化器模式。国外孵化器,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国内大学孵化器比较依赖政府资源,有很多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都有自己的孵化器,然而其中如清华与同济的新型孵化器较少,无论是官方介绍主页推广模式还是办公环境等等各方面大部分还停留在过去老旧的国家科技园模式,没能及时转型。这其实也与国内新型孵化器这个概念成熟较晚也有很大关系。
国外大学孵化器一般是商学院创办,资金来源较为多样,但没有一家明说是政府直接资助的,多为社会团体或校友资助,相对依赖政府程度低,而且不乏如StartX这样较为市场化的孵化器。整个办公或者说活动环境往往比较开放,没有拘束,好比是学校的社团活动那般氛围。
中外大学孵化器最大的区别在对于孵化的项目所期望的东西是不同的。国内大学孵化器是想让项目做大做强为第一要义,因这个原因往往在筛选项目时过多的关注项目本身,而轻视了人的重要性。而国外大学孵化器首先是选人,只要人足够靠谱项目可以换,通过他们在孵企业创始人和学生的专访来看,他们的第一感觉是孵化器就像是一个无私的老师,每周最关心的是你学到了什么,甚至教的是如何做好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而不是拿到多少用户拿到多少盈利,这在国内非常罕见。当然啦,这与很多客观因素有关,就像我们普遍熟知国内高等学府,为了一张文凭蒙混过关的已经是一种常态,不是为了学而学,类似多种此类原因最终导致急功近利一些也不难理解在这方面的差异了。
学校孵化器与社会孵化器的差异
大学孵化器无一例外是大学作为背景主导创办,社会孵化器多为政府、地产、VC或者其他背景。这样会出现的情况是大学孵化器是替自己校内人员创业服务的非盈利组织,社会孵化器多半是为了选出好的项目进行种子投资,然后给自己背后的基金母基金合作的VC等筛选投资项目未来获得收益,还得兼顾着“二房东”这个副职业。既然如此大学孵化器就有资本可以多做些NGO项目、社会企业项目、偏慈善项目,社会孵化器一定会更加侧重于商业价值的项目,从而出现目的的不一致。大学孵化器更像是办一个大学里的创业课堂,是想为自己学校培养出创业人才,从而壮大自身影响力以及更庞大的校友会,社会孵化器则是希望通过成功的案例宣传自己的品牌,吸引更多的案源。
最后总结
- 国内大学孵化器学校政府主导,学校政府资助,市场化弱;国外大学孵化器由商学院或个别是工程学院主导,资金来自社会,市场化程度相对高
- 国内大学孵化器实际优选项目;国外大学孵化器更多选人
- 国内大学孵化器在意的是如何提升企业绩效开拓市场;国外大学孵化器在意的是创始人每周学到了什么
- 大学孵化器会多一些NGO项目、社会企业项目、偏慈善项目;社会孵化器一定会更加侧重于商业价值的项目
- 最后从最终结果上来看,我们很少看到一些商业上特别成功的项目,是从学校孵化器内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