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下学期开学时,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想退学去工作,觉得读研究生一点意思都没有,偶然跟在读研究生的朋友一抱怨,发现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想法。
01 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却一事无成
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和多人都在纠结考研还是工作?然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都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读研这条路。然后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考研路,当我们在努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容易被自己感动,觉得自己很累很苦,顾影自怜,甚至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努力的人,以至于在研究生期间,恨不得分分钟找人分享自己当初的苦难史。
但是,读完半年研究生以后,很多人都后悔了,觉得和我们想象中的生活不一样。
我们渴望自由的生活,不想每天呆在充斥着烦闷气息的实验室,想追剧,睡大觉,打游戏的时候能随心所欲;当玩到愧疚、迷茫时,希望能有一个老师能为我们规划一个完美的研究生生涯,带着我们一起在科研的路上前行。
事实却是,我们每天上课打酱油,从不认真听课,更有甚者,几乎从不去上课;导师基本上一个月见不到一面,偶尔安排一个任务就是修改文章格式,查找文献,做个PPT,帮忙拿快递,送资料等事情,觉得这些事情没有意义,经常抱怨,但是当让老师真正让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发现什么也不会,只能望而却步。浑浑噩噩,一事无成,一晃半年就过去了。
乍一看,身边同学好像都在恍恍惚惚的过日子,觉得心安理得。其实却不然,很多同学半个学期参加了好几个项目,已经投了核心期刊了,还有同学利用闲暇时间考了雅思和托福······仔细一看,真的什么都没干的人很少,只是还没意识到而已。
我们每个人在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都曾幻想过如何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三年。但是,进入大学后,好像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为什么想读研了,忘了怎么去努力了。
02 明明是年轻人,却过成了老人
每天实验室里,没有欢声笑语,大家都戴着厚厚的眼镜框盯着电脑,或者低头玩手机,一副毫无生机的景象。
我们都是年轻人啊,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啊,怎么看上去死气沉沉呢?二十几岁的女孩子,不是应该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坐在实验室,该工作的时候认真的工作,没有工作的时候捧着一本喜欢的书,过着充实的一天吗?二十几岁的男孩子,不是应该每天收拾的干净整洁,朝气蓬勃的来到实验室,然后傍晚约上三五好友去运动场运动吗?
但我分明看到了很多“年轻的老人”,他们对许多事物都不感兴趣,在年轻的岁月里喜欢懒散。
他们每天对着电脑,皮肤暗黄,毛孔粗大,很少注意自己的形象,每天早晨来到实验室时都是一副倦容,心事重重、若有所思的样子。稍有空闲,也会选择看电视剧或者打游戏,几乎从不去运动,好像缺少了属于年轻人的那份青春气息。
清晨,走在学校可以看见每天早起打太极,晨练的老人,他们看起来那么有活力,脸上都挂着喜悦。傍晚,走在操场,可以发现一半的人都是中老年人,他们一起在操场上散步,遛狗。而真正早起的学生,晚上锻炼的我们——年轻人却很少。
原来所谓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指的不是我们的年龄,而是我们的心和精神状态。
我们虽然是年轻人,却过成了老人。
03 向往美好的生活,却不想努力
年轻的我们不肯努力,也不肯冒险,却觉得自己有资格对这个世界指手画脚。
其实这就是一个年轻人最丑的样子,懒散,颓废,矫情又空虚,一边痛恨世界的不公平,一边又安于现状不肯付出。
我们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努力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而且,当你不够强大,不够优秀时,你的抱怨,你的苦难,真的没有多少人在乎。
未来,从来都是走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努力,无非是想过上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我觉得,有时候,我们做的太少,想的太多。路就摆在那里,怎么走,走得怎么样,从来,和路无关,只和人有关。
其实,读研和工作,是两条路,路本身没有对错,是否有意义,主要看走路的人和行走的过程。做了选择后,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尽最大努力,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今天,太阳又照常升起,我想对自己说:“没有特别幸运,就要特别努力。”
喜欢的事情就要坚持做下去,选择的路就要认真的走下去,想要的生活就要努力去追寻。
在朗读者中许渊冲先生说过一句话:“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让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愿在迷茫中的我们,能做我们年轻人该做的事情,比如健身,比如写作,比如爱一个人。当我们回忆过去时,记忆满满。
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朝气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