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的你,想要抓到什么样的娃娃呢?

      提起《抓娃娃》这部电影,我先想到的是“夹娃娃、娃娃机”。       

       娃娃机,又称选物贩卖,台湾俗称夹娃娃机,香港称夹公仔机,在这边也叫抓娃娃娃娃机。它是一种源于日本的电子游戏。日语原名UFO CATCHER。娃娃机属于礼品贩卖机,是大型游戏机里面较简单的一种。 

      有日式夹公仔机(2爪) 及韩式夹公仔机(3爪)等种类。它是指将商品陈列在一个透明的箱内,其上有一个可控制抓取物品的机器手臂,使用者要凭自己的技术操控手臂,以取得自己想要的物品。因最早大多放置毛绒玩具之类的布偶填充玩具,故有之“夹娃娃”、“夹公仔”之称。       

        因为放置的布偶是十分受欢迎的布偶等物,因而受儿童及青少年欢迎。有些商家还推出夹手表、钥匙圈甚至是海鲜的机器,不过因为原理相同,所以还是有很多人会称其为娃娃机。

       娃娃机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吧。      

       一是即时性奖赏,在即时奖赏的机制下,人们需要完成的任务难度系数并不会特别高,就像抓娃娃,虽然不是每次都能抓上来,但只要肯花费时间和金钱,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刻。同时,游戏成功意味着马上可以将娃娃拿到手,奖赏也会以一种十分具体的方式呈现在玩家眼前,这个比较吸引人。       

       二是碎片化特质相比其他娱乐模式,抓娃娃机如此受欢迎,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碎片化娱乐”特质。由于娃娃机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很低,无论是在逛街或等电影开场,都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放松一下;再加上当前移动支付的普遍,不需要准备零钱,只需扫码就能兑换游戏币;其次,娃娃机不具备技能也能玩,简单的操作和充满童真趣味的氛围,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参与度。       

        电影《抓娃娃》的剧情是西虹市做大做强的老马家把第一娃养“废”了,于是,马成钢(沈腾 饰)和春兰(马丽 饰)决定重新“赶驴打工”,创设“家徒四壁”的环境,设计所谓的“科学养娃”,想把第二个儿子马继业(肖帛辰 饰)培成是他们逆天改命的希望!      

        电影剧情和男女主角的演技吸引我去电影院买票看了133分钟。看完第一感受就是“一切建于虚拟之上,最终皆成泡影”,人生步步如有定数,那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网上有人说,“这不是喜剧,而是惊悚剧。”这其实就不难理解。

       其实,人不害怕不定数,害怕是暗中早已标价。年轻时,我是害怕有所变化,怕自己应付不了,常因一有事就惴惴不安。后来,也许是经历多了,明白人生的不定数是常态,在这种常态里,我们才能真正成长,才能越来越敬畏一切,才能更准确把控自己的人生之路。而一切标价注定的话,那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那样才是真正的惊悚,真正的可怕之处。人与动物不同,其中就是人比动物会更深思考。

         电影中马成钢为马继业所设计一切所谓的“苦难”教育,目的是让孩子明白从无到有是需要自己奋斗出来的。如果这是现实,那真的是一部让人钦佩的励志片。但是,电影最讽刺的一点就是这一切教育安排建立在虚假之上,这点是引起我们深思的。在影片中,马继业一步一步揭开真相,我觉得他是痛苦的,不会因为得知自己的首富孩子而兴奋。若是在现实中,他会崩溃,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被欺骗中,甚至会对整个人性产生黑暗的想法,但影片还是影片,“手下留情”,给予个美好的结局,不过这也是对“用心拨正,用心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诠释,我们总要有“明天会更好的”的愿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