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是啥都不管,而是不断问他冷暖,问他是否需要加衣服,让他自己感知冷暖,让他不断内观自己、审视自己。自然后果问题不需要我们去帮孩子解决,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后果,把因果关系连起来就好了。如果孩子坚决不,你要相信他,他是真的还没有到加衣服的时候。
为什么说老人带孩子容易感冒,因为一直给孩子穿的很暖和,孩子自己不了解冷热,而且穿的多容易流汗,稍稍有点凉就会感冒。
我们觉得感冒是可以避免的,但其实不能避免的,因为冷本身并不引发感冒,而是冷了以后孩子免疫力下降,细菌侵入才会感冒。所以保持干净的环境,让孩子感觉稍微冷一点,没有问题,作者去北欧的时候,看到当地小朋友在大冬天也依然穿着短裤,反倒不容易感冒。
孩子小时候偶尔感冒发烧能更好地建立自身的免疫系统。
孩子自己承担自然后果,可能会感冒,但他掌握了自己身体的冷暖以后,未来会大大降低感冒的可能性。当你剥夺了他的权利,当你不在的时候,比如幼儿园,他就特别容易感冒,所以在孩子进幼儿园之前就要给他足够的锻炼,否则他一进幼儿园就无法控制自己对冷暖的感觉,不知道自己要相应地拖或者穿衣服。总是穿得很暖的孩子,体内没有足够抵御寒冷的能量,一点冷都扛不住,更容易生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感知冷暖的机会还给孩子。
有一种复杂的自然后果是不会马上出现,长期才会出现,孩子还没有看到,父母已经看到了可能的后果,会特别焦虑,比如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涉及很多能力的培养,孩子没有远见,不能像大人一样重视,因此矛盾会产生,面对这样的长期后果,父母需要做两件事:一,让孩子看到这一过程中的一个个小后果,并让孩子承受这些后果。比如不写作业,承担第2天老师批评他的短期后果。你可以同情并提醒他,并问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忙的,不要帮孩子完成作业,把它变成家长的责任,但把不做作业或者不订正错题这样的行为与期末成绩之间的关联性告诉孩子。
第二,帮孩子掌握一些技能,以解决长期后果中的一些核心问题,比如怎么记好笔记,怎么把知识点记全,怎么找到自己的问题并改进。很多技能是需要孩子学习的,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帮孩子的。
父母只要帮孩子理清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只要孩子能承担的后果,父母就不要马上干涉,除非孩子请求帮助。
为什么很多孩子大量补课却没有效果?因为孩子觉得补课是没有意义的,他没有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大部分孩子一开始无法意识到小后果的重要性,但是随着不断承担后果,他们会有内驱力解决这些小问题,如果父母太着急,在孩子还没有承受后果的时候,急忙出手干涉。孩子是意识不到这些问题的,也不会有自驱力来解决问题的。
凡是孩子能承担后果的事情,父母一定要学习,等一等,忍一忍,让孩子先承担后果,产生想解决办法的内驱力,实在有必要,父母再提供帮助。
父母必须干涉的问题叫逻辑后果问题,指一件事发生,它的结果由别人承担,而不是孩子自己承担。比方孩子的热水烫伤自己,这是自然后果,如果把热水泼向别人,把别人烫伤了,这个后果由别人承担,这是逻辑后果。
比如孩子荡秋千不肯走,很多孩子在排队了,家长要按照约定要求他离开,如果不肯就强行把他抱走,不要指望孩子自己主动起来,因为他不承担后果,是别人承担,这是我们家长要干涉的。
对孩子来讲,我们也是别人,比如孩子影响我们睡觉,可以很生气的跟他说,我想睡觉,你早上把我吵醒了,影响了我的睡眠。但平时孩子损害我们利益时,我们却经常忽略这个时候,是要告诉孩子的。
比如孩子把水倒在了地上,如果自己收拾可以,但他不收拾,我们就要告诉她,你倒了水,我必须给你收拾,增加了我的很多工作量,虽然我可以帮你,但我要告诉你,由于我的工作量增加了,所以我可能无法陪你玩,你现在只能一个人玩了。
不是说你一定要改变孩子,改变也很难,但有时候你要告诉孩子,是你做错了,以后要注意。
如果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自己收拾干净我们就不啰嗦了,但由我们收拾,那就变成他犯的错由我们来承担后果,我们要告诉他这是不对的。
比方有孩子总打人,那是因为他经常打爸爸,但爸爸不把自己感受告诉孩子,这个后果就叫逻辑后果,我们要把逻辑后果转化为孩子需要自己承受的后果,如果我们对孩子老是忍让,孩子跟外人交往就不知道边界,是会出问题的。当出现逻辑后果时,要帮孩子弥补自己的过错,而不是简单批评孩子就了事。
《正面管教》一书中指出,如果孩子愿意弥补过错,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可以帮助他们。首先是承认错误,让孩子有责任感,而不是责备他人,父母要明确指出孩子错误,并用事实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2步是和好,让孩子向他冒犯或伤害的人道歉,获得谅解,这一步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做,能给孩子成就感并让他们不害怕承担责任。
第3步是解决问题,如果可能,和被损害利益的一方想出共同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是可执行的并且有具体成效。
简单就是说通过:我错了️️➡️对不起➡️我们一起解决问题吧,三个步骤帮助孩子弥补错误。当孩子完成三个步骤后,一定要正式和孩子聊一聊,并告诉他:你能承担责任并解决问题真的很棒,父母很为你骄傲。
这就形成良性循环,孩子犯错就不会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逃避或撒谎,反而会因错误成长起来,看到自己能力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