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被别人看到、肯定,自己才有价值,这是孩子建立的第1个错误目标,成年后形成的讨好型人格,往往和小时候寻求过度关注有关。
改变孩子不独立问题,不在于强调或教育孩子独立完成这个逻辑,而是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生活中是不是认同孩子的地方太少,时时刻刻在纠错,管的太多,用自己的自我代替孩子的自我。
如果孩子缺少归属感,会通过建立第2个错误目标“寻求权力”的方式来对抗,从而建立自己的归属感。
如果父母用暴力让孩子屈服或者温和而坚定的讲道理或者交换的方式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孩子可能会建立第3个错误目标,寻求报复。
如果孩子不听话,父母用更强有力的方式去控制它纠正他,那么孩子会建立第4个错误目标,自暴自弃。这时孩子的归属感基本被破坏的差不多了,自我成长的动力也在斗争中被消磨掉,放弃自己掌控人生的可能。
孩子离家出走往往处于第三阶段寻求报复和第4阶段自暴自弃之间。研究发现,孩子不是为了享乐或通宵打游戏,而是为了独立生存的时间长一点而离家出走,孩子虽然外面过得很不好,还不肯回家,是用这种方式做最后的挣扎,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成为独立的人。
研究表明,青春期孩子情绪起伏,更在乎同伴的认可,对生活的追求更多元,可青春期的孩子并不一定会和父母对着干,叛逆主要是因为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变大、上一代人想要控制下一代而产生的,这也是父母调整和孩子关系的最后时期。如果父母强调孩子要听话,用各种方法控制他,到最后孩子会出现三种情况。
一、变成妈宝男或妈宝女。
二、把问题归咎为原生家庭,认为自己的问题是父母造成的。
三、和父母彻底决裂。有一句话,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因为归属感没有在童年建立起来,成年后就要花很多的力量反省,才能找回成长的动力,重建归属感。
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认为的对的去看待和指责孩子,就是蒙台梭利说的成人的傲慢。父母不断用事实和语言来证明是自己是对的,但对孩子来说,证明父母的强大,反证了孩子的弱小和无力。所以孩子承认听你的是对的,他就没有听取自己声音的机会,也没有证明自己强大的机会。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比如3~5岁孩子能和不熟悉的人热情打招呼,6岁后反倒不打招呼了。其实很正常,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不理解,想办法去改变,最后可能破坏孩子的归属感和亲子关系以及成长规律。
孩子可能7岁才开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如果把5岁孩子送进了逻辑思维课,可能固化孩子的思维。例如父母希望孩子一上小学就能有学习的自觉性,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实际上孩子要到9岁也就是小学三四年级才能有比较好的自控力和自我独立意识,提前高要求让孩子在被压迫的状态下失去自我成长的动力。
0~3岁父母要多跟随他们,讲道理是行不通的,也不必对他们过度关注,只要改变环境,并用孩子对自己的特别关注来改变他们的行为,父母不需要给这个年龄的孩子提供太多选择,因为他们还没有选择的能力,也不太能承担选择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