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三类焦虑
1、与现实相符,可以处理的:时间管理和问题解决(如一场考试,真的重要,第二,没有准备好,考试会失败。是符合现实,也可以解决的。所以,你因为焦虑睡不着,那么就不应该开导自己和放松自己,全身心都在提醒你,应该起来做事情,抓紧时间做事情。设计好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抓住要点,付出你的时间。有人通过半夜起来工作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能够对抗焦虑。)
2、与现实相符,无法处理的:接纳和面对(不做无谓的抱怨和消耗性的努力,把精力放在重要的可处理的事情上)
3、夸大的,与现实不符的:别自己吓自己。建议:用“真的吗?”去考量。有的用语言去吓唬自己,有的用视觉形象吓唬自己。举例:有一类是演讲焦虑,这个人想的是我想在众人面前表现很好,我很重视这件事,同时我会觉得自己很愚蠢很不得体,既不想失败同时又觉得自己一定会失败,这两种交织起来就让他很焦虑。然而有可能他表现还不错,他总是担心自己演讲时大脑就会一片空白,但事实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他可能不像自己想要的那样流畅,然而仍然能正常地完成演讲。所以他的担忧是不合理的。他所要做的是从以往的经验中去找事情证明哪些担忧是合理的,有哪些担忧是夸大的,不准确的,那我应该换成一个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描述。不是我一旦演讲会大脑一片空白,而是我可能会手心冒汗,可能会发抖,可能会不舒服,但我仍然能完成正常的演讲。虽然我可能会忘掉少数几个知识点或要讲的几点,但总体上还过得去。
如果我们没有用有效的方法去分类处理的话,采取不当方式应对焦虑,会维持和加重问题。
焦虑引发的不良应对
[if !supportLists]1、[endif]焦虑引发防卫行为,失去检验的机会
[if !supportLists]2、[endif]焦虑让人回避,回避加重焦虑。当我们这样去回避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会反过来影响我们自己,当我们回避的时候,我们无意间会对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解释,我们的解释很有可能是:因为那种场合真的很难应对啊;因为那种场合真的有些可怕呀,所以我才逃避。我们内心会无意识地去这样加工,我们越回避,我们越在加固那个情景很可怕,我没有办法应对,这样一种潜在的信念。当这种信念越强,当然越焦虑。
想要减轻焦虑,更应该去面对,而不是回避。
如何克服焦虑?
[if !supportLists]1、[endif]停止防卫。
我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失败,那么脆弱,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那么没有能力。如果偶尔失败了,但我仍然活下来了。这意味着一些失败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仍然可以承受和应对的。我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人设崩塌。所以当你停止防卫,面对生活的检验的时候,那个“我不能失败”和“我将要失败”这两句话都会被动摇,你的焦虑都会减轻。
2、迎难而上。
越回避越焦虑,所以你应该迎难而上,去做那些让你不安的事情。举例:希腊演说家。
[if !supportLists]2、[endif]焦虑的习惯化
因为接触得足够多,就不会引发焦虑了。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可以更好的去反省我的想法是不是为真,我是不是在不断吓自己。所以想法的部分也是推荐方法。
中止法、分心法、正念法
鸟儿在我头上飞过,我无法拒绝;但它若要在我的头上筑巢,我可以断然拒绝。——森田正马
解释:无论是一种负面的情绪还是负面想法,在我们生活中是有可能冒出来的,但是究竟在这个想法里呆多久,我们是有一定掌控权的,所以你能怎样来调控自己吓自己的那些想法呢?中止法是直接告诉自己“听,别再这样吓自己。”“别再无聊地自己吓自己。这样没有帮助,不会让我更幸福或更成功,所以,停。”有的人会用声音或弹自己一下来做一个提醒。
分心法是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到其它方面,无论是活动还是其它想法,不一定是积极的想法,换成无关的想法,相当于给焦虑撤去了燃料,不会让焦虑继续膨胀、燃烧。
正念法的核心是把自己看成一杯茶,当我们冲茶时会有茶叶翻滚,就像我们焦虑的想法,但你不用特意做什么,你知道自己在焦虑,但你不听从它,也不用去对抗它,你只是注意它在翻滚,也会沉淀在杯底,有时又会翻起,正念就是你觉察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但不跟随它去行动。你并不因为觉察到自己对即将到来的考试焦虑,就想法设法逃避考试,不,还是去做该做的事情,你意识到有这样的焦虑但没关系。森田正马治疗焦虑说: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也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