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官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摅,音抒,抒发表达;
酡,音驼,脸红;
邰,音台,姓;
疏狂落拓的词人,参加一次春夜的宴会,遇到一位美艳的女郎。在璀璨的银灯下,歌酒共欢,不知不觉沉醉了。可是,好事难成,聚散匆匆,夜阑归后,梦魂又悄悄地回到她的身旁。
唐范摅《云溪友议》载,韦皋与姜辅家侍婢玉箫有情,韦归一别七年,玉箫遂绝食死,后再世,为韦侍妾。词中以玉箫指称,当意味着两人在筵前目成心许。在华灯下清歌一曲,醉颊微酡,她实在是太美了!“妖娆”前着一“太”字,表露了词人倾慕之情,由此而生发出下边几层意思来。
美酒,清歌,丽人,舌尝而知味,耳得而闻声,目遇而成色,三者皆集于此地此时,怎不令人为之醉倒!一“醉”字,点明命意,情韵悠长,对下片写的春夜梦寻也起到提引的作用。
“谢桥”谢娘家的桥。唐代有名妓谢秋娘。词中以谢桥指女子所居之地。
两句宕开一笔,跌深一层。相思无望,唯是有寤寐求之。以缥缈迷离的梦境反衬歌酒相欢的现实,以梦魂的无拘无束反衬生活中的迢遥间阻,对照之下,更觉深婉有味。
据邵博《邰氏闻见后录》载,与小晏同时的学者程颐,听到人诵“梦魂”两句时,笑着说:鬼语也!”意甚赏之。连这位方正的道学家都受到小晏词的诱惑,可见真正的文艺作品是有其不可抗拒的魅力。所谓“鬼语”,是因句中幽缈的意境而言,说只有鬼才能写得出来。
(此文转载,略有删减,原作者:陈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