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它跟中国人的民族尊严有关。
《你好,李焕英》中国影史票房第二,它跟中国人的亲子关系有关。
热映之后,很多人喊李焕英的饰演者张小斐“妈”(拜托,人家才三十几岁)。这部剧的高潮(泪潮)有两个地方:一是,青年李焕英明知跟贾文田结婚的话,最后会生出个贾玲这样(又胖又丑又没出息)的姑娘,但还是选择跟贾文田结婚。二是,穿越后的“贾玲”最后发现,李焕英从一开始就知道贾玲就是自己的女儿,她一直不图回报地默默为贾玲做着一切。否则,有穿越回去重来一次的机会,她一定会重新选择一次,生一个有出息点的孩子。
如果你用“李好,李焕英”和“治愈”作关键词,看看能从搜索引擎中搜出多少结果。为什么她会出现“治愈”的效果?这和心理治疗师常用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有很大关系。李焕英对女儿“贾玲”的关系事实上就是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的关系。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心理治疗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Carl.Rogers, 1961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心理治疗的疗效有明显的贡献
---Truax, 1963
积极关注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是指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即选择地突出来访者言语和行为中积极的方面,帮助来访者认识和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
---钱铭怡,1994
影片中的贾玲是很自卑的,她心里承认自己是父母造下的“次品”,给家庭拖了后腿,所以穿越回去后千方百计撮合自己当年的母亲跟一个“高富帅”结婚,以后好生个有出息点的孩子。但她没想到李焕英比她更早穿越回去,做好了阻止贾玲“阴谋”的准备。
李焕英是个没有把子女当作“投资品”的母亲。她的内心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我怎么生了个这么没出息的闺女?”在她眼里,她的女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是个独立的生命,而自己对她的爱是自己愿意付出的,无条件的。
这样的父母在中国非常稀缺。中国父母每当恨铁不成钢的时候都有一个很冠冕堂皇的借口:“我都是为你好。”
其实这个借口之下有一个所有人都不愿面对的事实,很多父母为子女好的同时,内心深处有“为自己好”的根源。
养儿防老;父慈子孝;母以子贵,父以子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光耀门楣;光宗耀祖;衣锦还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从流传了上千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化将亲子关系捆绑了沉重的利益。很多家庭亲子关系的恶化,根源在这里。
与之相反,李焕英似的亲子关系却没有捆绑这种利益。李焕英与贾玲之间就是一种无条件的给予爱和被爱的关系。这种关系和典型的中国父母“有条件的关注”非常不同。
“有条件的关注”是以“条件”为前提的。当条件满足时,父母才对子女表现出好的态度。当条件不满足时,父母会对子女表现出各种情绪。
家里生了个女儿,不高兴,生了个儿子,高兴;
子女长得丑,不高兴,长得标致,高兴;
孩子学习不好,不高兴,学习好,高兴;
孩子“不优秀”,不高兴,“优秀”,高兴;
孩子“没出息”,不高兴,“有出息”,高兴;
……
以上种种都是对孩子“有条件的关注”,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孩子的表现为前提。这种现象早在两百多年前英国国力如日中天,想打开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时,英国大使马戈尔尼就从乾隆时代的清朝敏锐地观察到了。
马戈尔尼使团来华访问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这次访问开启了中国被西方蹂躏的前奏。在这之前,中国一直给西方以一种强大的表象,西方对中国既尊重、害怕又垂涎三尺。马戈尔尼访华时带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对中国进行系统地考察,如果(贸易)谈判不能达成,则为日后强行打开中国大门作准备(《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法,佩雷菲特)。
因此,马戈尔尼在访华期间刻意对中国的方方面面做了观察,并记录了大量的日记。他观察到,当时中国非常盛行杀(弃)婴。在京城郊外有专门埋婴儿的地方,这些被父母亲手扔掉的婴儿大多是女孩或被父母认为有缺陷的婴儿。由于佛教和道教在中国有强大的文化根基,西方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文化阻力,让他们比较苦恼的事就是很难招到信徒。于是,这些传教士招收信徒的一个途径就是收养被中国父母抛弃的婴儿。
弃婴和杀婴的一个内心基础就是把婴儿当作“投资品”。如果“投资失败”了,最好趁早“解套”。反之,如果投资成功(生了个健康漂亮有活力的儿子)全家都为之高兴。如果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逐渐发现孩子是个“不争气”的“孽障”,孩子又可能面临被抛弃的风险。被称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就描写过贾宝玉周岁时“抓周”抓到脂粉钗环,贾宝玉的父亲便大怒(因为他断定贾宝玉将来肯定“没出息”)。仅仅因为猜测儿子将来可能没出息就大发脾气,可想而知中国封建时代的亲子关系被捆绑了多少利益!这种文化糟粕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即便到了当代,这种文化力量仍以某些形式影响很多家庭。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疾病患者(专业称谓叫“来访者”)在寻求治疗师帮助的时候,治疗师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会对治疗产生积极影响,以至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已经成为作为治疗师的基本操守。
在一个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家庭里,父母其实最需要做的就是先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把“有条件的关注”转变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大多数的父母可能很难做到这一点,至少很难短时间内转变,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多而且太高。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在心理治疗实际操作中有很多具体的技巧(聆听技巧、对话技巧、提问技巧、眼神、表情、姿态……),这里给父母们提供几个工具,父母们不妨试试。
1、态度和期望分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没错,这是对子女的期望。但是对子女的期望不要和对子女的态度混淆在一起。不要因为子女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就影响了父母对子女的态度。
2、认知转变。我们给家长提供一个数据:全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最后能上大学的只有远远不到一半(根据历年出生人口后推十八年至二十年与大学录取人数对比),这不到一半的孩子里最后能上好大学(一本)的只有不到10%。也就是说,超过95%的孩子在学业上最后注定是“平庸”的。不仅在学业上,在很多事情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庸的。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对这种现象有直观展现。“正态分布”本身告诉我们:“优秀”的人永远都是极少数。不幸的是“上帝喜欢正态分布”(很多自然和社会现象如果做统计,最后都会呈现正态分布)。家长要认识到这个科学规律,生一个“优秀”的孩子并且孩子长大后真的很优秀,这本身就跟买彩票中奖一样。不要因为彩票没中奖就把气撒在彩票身上。在孩子对父母的“反击”中,我听到过的最“经典”也最让人痛心的反击是这样的,父母因孩子不听话、不争气骂孩子“王八蛋”,孩子说:“王八蛋谁生的?”
3、将孩子的问题“科学化”,不要“道德化”。绝大多数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都是“科学问题”,比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孩子身上会表现出坐不住、多话、学习差、写字潦草、自制力差、骂人、打架……,等很多“行为问题”。中国是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两千多年的国家,经常会把人的行为问题归为“道德问题”。家长在孩子的行为问题上应当认识到:孩子的很多行为问题不是他们“道德”出了问题,而是他们的大脑结构导致的。同时,大脑是可塑的,行为也是可塑的,但这需要家长付出很大的耐心,以及做好长期包容孩子身上缺陷的准备,不要动辄责骂孩子。很多时候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也是无力的,也是“受害者”,需要父母的长期引导帮助他们完善。
孩子一出生就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不是父母的投资品。李焕英之所以“治愈”了这么多人,和她对女儿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支持有密切关系。
如果你的子女不是特别优秀,对他们多一点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支持,起码可以收获一个对你充满爱心的子女。当你老的时候,他们会像自己小时候被你无条件地关心一样去无条件地关心你。如果他们从小是在被你嫌弃的眼光中长大的,等你老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也会像你当初嫌弃他们一样嫌弃你。况且,嫌弃老人比嫌弃孩子更容易。态度是可以“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