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再看于老师的序,
自认为还没有写完感悟。
于是,
今日继续……
于老师说: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
是啊,自己曾经是孩子就不会忘记,作为一个孩子,在求学时需要老师如何对待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或与同学发生争执时需要老师怎样的帮助……于老师的名片里有六个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严格、顶真、耐心。是啊,换位思考,多去尊重和宽容,多去理解并有耐心,相信孩子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好文章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这句话太具有真理了。让人一看便有心生共鸣之感。真正打动人心的文字绝对是发生过事情的,是有过亲身经历的,这样才能鲜活、有生命的张力、才更具可读性!
于老师对于写文章有自己的看法:
1.写的东西,对读者有好处,要传递“正能量”。
2.要考虑别人能否读懂,尽量不要给读者带来麻烦。老舍先生曾说过,既然我们的语汇中有“可是”“但是”,就不一定用“然而”,写文章是与别人交流思想的,不要买弄自己的文字技巧。
3.要摆正自己和读者的关系。不能走居高临下、教训别人的意思,在言辞上要把握好分寸。
张志公先生说:“语言的运用从今不从古,从俗不从雅,从易不从难!”
总而言之,写文章有读者意识,不要为了卖弄而写些晦涩难懂之词句;写文章,遵从内心,真诚倾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