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不再是雾都

重庆,二十年前,印象最深刻的是叫雾都。

那时的重庆主城,没有现在的规模。

但,雾,却是常见常态。

那时的雾,

车行两江桥上,抬眼可见,

步行街道巷子,随处其中。

那时的雾,不是轻飘飘,自带仙风道骨类的,

那时的雾,厚沉沉,或高或低,

像极了农村木匠用推刨凿子粗糙制作的屏风,

屏风后面,

半遮半掩着城市的轮廓,

透过轮廓,貌似传来地地道道 的重庆广告音,

勒不是电视剧,

勒是真人真事,

是我们老百姓自己演自己的故事。


之前的重庆,还是课本里的重庆,

标签是中国四大火炉之一。

但那里的火和热,

我们太小,也没身处,还真不知,

是否有空调,

是否酷热难耐。

也许,

长江嘉陵江的水,

曾是那里少年的夏季时光。


近年的重庆,高峡出平湖,少雾灯更亮。

前年干死老青杠,

昨年邀请全国人民来歇凉,

今天连续高温热出新模样,

也许,

变化无常,

才是你应该的模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