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大家晚上好,我是3级拆书家天蝎。那么先自我介绍一下,3个标签:第一个是幸福生命教练,这是我去年参加的一个5天4夜的课程;第二个是人力资源技能培训讲师;第三个是一名有着10年工作经验的HR。
【学习目标】学习者能够学会识别评判,以及掌握不评判的方法。
【图书介绍】
先简单介绍下这本书:《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于2006年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学习者场景法介绍:
【事件场景】有这样一部电影,讲诉了夫妻双方在相处过程中所发生的冲突,以及他们在冲突中的处理方式:影片中夫妻双方刚刚在家接待了一批朋友来家做客,当送完朋友们之后,妻子要求丈夫能帮他一起洗碗和打扫卫生,可丈夫坐在沙发上,一边玩着游戏机,一边向妻子说是否可以让他先休息一下,玩会游戏再去洗。妻子当即对丈夫说:你怎么这么懒呢?结果丈夫怒不可遏,双方由洗碗一事逐步升级,直至最终不欢而散,丈夫摔门而出,妻子也在家中默默哭泣。
【提问】什么是评判?评判对我们自身以及他人有什么影响?又如何能做到不评判呢?
【影响】客观看待自己和他人,看待人和事,不仅能增进人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让自己更积极的剖析问题,提高面对未来的信心与能力。
【解决】今天的拆页将帮助大家识别评判,以及帮助大家掌握不评判的方法。
【R】阅读原书拆页片段1
我从小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面前,那他就是“混蛋”。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因此,如果女友想要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的想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I】拆书家讲解引导
【互动】什么叫评判?在我们的拆页1中有明确的表示,有哪位小伙伴可以分享一下的?
【概念讲解】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则是评判。以自身立场出发的观点都是评判,自己认为是这样或那样,不代表对方就是这样或那样。
【方法总结】识别评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自己的观点,而非事实或当事人的明确需求;
2、当出现“你/他应该”、“我认为”、“我觉得”、“我感觉”等词汇时,则需引起足够的警觉;
【案例】去年10月初,我参加了一个“幸福家庭教练督导”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位伙伴(简称:F先生)跟教练(也是本次课程的带领老师)发生了一次冲突,事情是这样的:在一次课程练习中,有个环节是双方在练习结束后需要拥抱下,跟我搭档的是我们另一位团队成员,是位还在哺乳期的年轻妈妈,可能是因为我们彼此还不算非常熟悉的缘故,所以她有些拘谨,而我在之前的练习中也感觉到了这种拘谨,所以当时以她那6个月的儿子为调和剂,希望能缓解这种氛围。那我们的带领老师也觉察到了这个情况,当时是接收到她有突破自己的愿望。所以老师跟她有了第一次的对话,她也明确表示,可以尝试和挑战下自己,在那个当下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的拥抱,但依然觉得她还是没能放开自己。所以在对话中尝试做第三次的挑战,这时F先生就忍不住出来对这个环节进行了质疑:“我觉得一定要这样吗?”老师说,她看到了对方有这个意愿,并且在对话中也表示了确认,F先生再次提出质疑:“有必要进行这样的强制性突破吗?”这个时候老师感觉到这位F先生有明显的情绪,甚至出现了对抗,所以就中止了这场对话,说:“你觉得今天再继续讨论下去还有效吗?”最终暂停了对话。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位F先生一再以“我觉得……”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评判,而老师也敏锐的觉察到了这种情绪,为了让他不受伤害,所以就暂停了这次的对话。这种“我觉得”是“我”觉得,是不是对方也是这样“觉得”的呢?这其实是不一定的。
【适用边界】当表达观点时,以“我”+动词的后面紧跟的是己方时,则可以不视为评判。
其实评判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觉察到自己有在做评判,从而带着评判在思考、在提问。所以,我们需要在沟通与人际相处中,快速识别出评判。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请大家回忆一下,在以往与家人、同事、朋友的相处过程中,是否有评判的经历?请大家先每人拿一张便签,把这个案例给写下来,然后以6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之后我们将请1-2位小伙伴出来分享下他的便签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因为我在我们家是老大,那下面还有个妹妹嘛,以前在家的时候,我一直很照顾她,结婚后大家也都在一个小区,她本身也喜欢做饭,但她也从没主动打过一个电话给我,会说请我吃一次她做的饭,所以就会觉得“她怎么这么没良心啊?”“她应该要……”,感觉她从没关心过我。
@天蝎:“你应该”这就是一个评判,这时我们要有一个警觉
@学习者2:我分享我的一位同事,他总是会提很多负面的问题,比如:我觉得这个不应该这样……,我觉得这个太差了……我感觉我们的进度太慢了……
@天蝎:这里又出现了一些评判:我觉得,我感觉,应该等等,往往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谈,是不是对方也是认为呢?
@学习者3:在我们家,我就觉得我老公跟我不在一个频道上,他应该要像我一样,去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去多陪伴孩子,应该像我一样的方式去爱孩子,但他觉得应该要多挣钱。所以我给贴了很多标签,比如:不爱孩子
@天蝎:在爱的五种语言中,男人和女人在爱的方式上是有很大的区别,没有感受到爱不代表没有爱。
刚刚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评判,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个拆页:帮助大家掌握不评判的方法
【A1】请大家自测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区分观察和评论
(自测题)
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5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5分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
1、我总是能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1分□2分□3分□4分□5分
2、我从不根据他人的言行而推测对方的动机□1分□2分□3分□4分□5分
3、我从不把自己或他人的预测当成事实并对外公布□1分□2分□3分□4分□5分
4、我总是喜欢在表达中引入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1分□2分□3分□4分□5分
5、我总是很快的区分观察与评判的区别□1分□2分□3分□4分□5分
【I】解释自测题
请完成打分的伙伴,把1-5的分数加一下,有没有大于25分的,有没有小于15分的?
这个测试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自己是否能敏锐的觉察到评判,以及评判的类型。
【R】阅读原书拆页
在以下表格中,我举例说明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
表达方式
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
区分观察和评论
使用的语言没有体现出评论的人对其评论负有责任。
你太大方了。
当我看到你把吃午饭的钱都给了别人,我认为你太大方了
把对他人思想、情感或愿望的推测当作唯一的可能。
她无法完成工作。
我不认为她能完成工作。或她说:“我无法完成工作。”
把预测当作事实。
如果你饮食不均衡,你的健康就会出问题。
如果你饮食不均衡,我就会担心你的健康会出现问题。
缺乏依据
米奇花钱大手大脚。
米奇上周买书花了一千元。
评论他人能力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
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索菲长得很丑。
索菲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
注意:“每次”“曾”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观察结果。
●我看安迪打了几次电话,每次都至少打半个小时。
●我不记得你曾写信给我。
“总是”“从不”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评论。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评论是什么?是发言人个人主观意见+未经证实的信息(这里就可能包含了推测、预测、猜想等等大多没有依据的信息),评价更多的是一种主观判断和意见。
比如说,在去年王宝强那个案例,说他有“农耕思想”“带有一种城里人的偏见”,这些是发言人真实看到的吗?是不带任何个人主观意见的吗?显然不是的。
观察的好处什么?能够看到自己原来看不到的内容,能够更理性的对待。观察更多是一种客观反映,这种反映一般遵循以下4个原则:
(1)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或内容负责,清楚的知道万一有偏差,将给彼此带来怎样的伤害;
(2)不把推测当成事实;
(3)不把预测当成事实;
(4)尽量多用数据表达,少用形容词和副词;
(5)如果自己不确定甚至未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可引用出处。
比如说:老婆今天买了一件衣服,老公看到后,对老婆说:你看你,老是买衣服,你一年到头,在买衣服上可是花了不少钱。柜子里那么多衣服,你还在买买买。。。
在这个场景中,老公对老婆是评判吗?在哪些用词中,有评判出现?
恩,对,“老是”、“不少钱”、“那么多衣服”都出现了评论、评判,而观察又应该是怎样的呢?
比如说:老婆今天买了一件衣服,老公看到后,对老婆说:我看到你这个星期已经买了10件衣服了,而且大多都是夏季的;昨天我用计算器算了下,去年你在买衣服上的花费是5万块,一共买了188件衣服,现在我们家5个衣柜有3个是你的,我和儿子各只有1个柜子。
现在再来看,还有评判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就是因为引用了大量的事实,通过数据来表达。不加评判,这就是观察。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请大家思考一下:
(1)真正做到客观、理性的观察,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
(2)6人一组,进行讨论。
(3)记录:请大家把讨论记录在A4纸上,时间不超过5分钟,结束后邀请2位代表来分享你们的讨论要点,每人分享不要超过1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伙伴A:当发送冲突时,第一是先停一下;第二多练习,多观察事实;第三是换位思考;第四是要尽量在客观立场上表达;
@天蝎:嗯,当发送冲突时,当事态逐步升级时,首先是暂停,让双方的情绪缓和一下;其次是多描述事实,尤其是当下的事实,很多时候有些人习惯性在沟通中谈到以前的、与当下冲突无关的一些人和事
@小伙伴B:前面讲的很多也是我们想说的,另外我们也有一些补充:在冲突过程中,很多时候讲的话做的事都是不自觉的,所以保持一下克制很重要
@天蝎:确实如此。当意识到冲突即将来临,甚至已经发送冲突,即将要严重或恶化时,可以通过深呼吸的做法来使自己保持冷静
@小伙伴C:一共三点:1、具体时间,具体地点,不要牵涉其他无关的人与事;2、换位思考;3、找到自己需求和别人需求的平衡点
@天蝎:嗯,确实如此。找到平衡点,很重要。我们既要考虑到对方的需要,也需要考虑到自我的需要。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想象一下,明天晚上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去菜场买菜,最终回到家中,此刻非常希望爱人能帮忙把餐桌给整理一下,可过了10分钟之后,发现餐桌依然毫无改变,而他/她却在津津有味的看着手机,就这个场景设计一个有人物、地点、时间的故事,以模拟的方式演绎出来,分享结束后,可以跟家人或同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伙伴A:老公,我今天好累。待会我去烧菜,你能帮忙把餐桌给整理一下吗?
@小伙伴B:哎,你看我不正在忙着呢嘛
@小伙伴A:你看我刚买完菜回来,拎着这么多菜也蛮辛苦的,你就帮我收拾下桌子啰?待会我们就可以很快的吃饭嘛!
@小伙伴B:可是我现在就是想休息一下
@小伙伴A:哎呀,我们待会早点烧完,桌子早整理好,我们就能早点吃嘛
@小伙伴B:那不行就晚点吃嘛
@小伙伴A:嗯,那这样吧。要么待会你整理桌子,要么吃完晚饭后你洗碗,你看你选哪个?
@小伙伴B:嗯,好吧。那我就洗碗呗
@天蝎:嗯,太棒了。掌声鼓励一下,其实在亲密关系中,当有冲突发生时,给个选择题是个不错的方法:比如要么洗碗,要么整理餐桌,这个时候对方总归要挑一样才行。这样双方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这叫爱的约定!
@小伙伴C:老公,我们待会吃饭了,帮我整理下桌子呗
@小伙伴D:我这不正忙着嘛
@小伙伴C:我有个想法,我们大家每天都一样上班,都一样辛苦。这样好了,我们先玩10分钟,然后我们再一起整理,你看怎么样?
@小伙伴D:可我这关正当关键时,10分钟根本就搞不定啊
@小伙伴C:那你需要多长时间?
@小伙伴D:嗯……估计得半个小时吧
@小伙伴C:你要这样的话,那我心里好失望啊……
@小伙伴D:那你是什么意思呢?
@小伙伴C:这样吧,我今天真的蛮累的。你今天帮我整理下桌子,明天你想怎么休息就怎么休息,我绝对不会吵到你。明天家里的活都我干,你就好好休息就行
@小伙伴D:哎,早说嘛,就等你那句话了。
@天蝎:哇,这老婆真好。哈哈,其实在冲突处理的模式中,有四种方式:攻击型、计算机型、委屈/妥协型、小丑型。那在这个情景中,这位妻子一直在以委屈/妥协型的方式在处理与家人的冲突,那其实每一个男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爸爸和小男孩,当老婆说:老公,我今天好累啊,你就帮我整理下衣服呗(撒娇状),这个时候他心中的爸爸就跳出来了:好的,这些事就交给我吧(豪迈状),然后老婆说:嗯,老公你真好。明天我给你烧你最喜欢吃的菜啊(甜蜜状),这是老公心中的小男孩就跳出来了:嗯,好的好的(幸福状)
【结语】(逐字稿):
最后,我相信通过今天的这个分享,大家可以正确的识别评判,并掌握不评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