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朋友和我说,很不喜欢深圳的快节奏,说深圳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地方。其实我也并不是很认同。我觉得这是一座肯定有文化气息的城市,只是这种文化气息的强弱与其他城市存在差异而已。比如你说深圳快节奏,没有文化,但并不是这样绝对的。而是现代人根本没有去了解文化。沉下心来,你会发现,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文化的缔造者是人类,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随着时间的积累,就必然有文化。
最近看河西走廊纪录片,深深的感受到在甘肃的土地上,原来发生了那么多事,尤其是佛教文化的传播,是如此的深远而有着非凡的意义。但是当我们不去了解历史,不去了解曾经在那片土地上,发生过什么,有过哪些“文人墨客”或“英雄人物”在这里诞生或者驻足,你就不会知道这种非凡的意义对于我们现代人是很难感受到的,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民,比如从最早秦开始修建,到后续的唐、宋,元朝、明朝等更加繁盛,其意义深远。就如莫高窟第220窟的翟家窟这类“家窟”,已经把石窟从佛家的传承变为家族文化和思想的传承,这种转变是多么的神奇。
而敦煌石窟现存的近600座佛窟,经历了公元4到14世纪千余年的营造过程。
洞窟营造者们由窟主、施主和工匠三方面的力量组成。
窟主即石窟的主人;施主是出钱出力帮助窟主建窟的人;而工匠则是石窟营造的具体操作者,按照实际需要可分为石匠(打窟人)、泥匠、塑匠、画匠、木匠等。但洞窟上只记录窟主与施主,他们中包括官宦、高僧和中下层的僧俗百姓等各个阶层和各类职业的人们。而施主与工匠之间是一种役使和雇佣关系,洞窟上一般不反映工匠。当然,这里不包括由工匠们自己为窟主或施主的洞窟。
当时人们热衷于对于石窟的建立。其实就类似今天的做公益建造学校,或者公园等等,也是造福社会,为自己积累福旺、名誉、声望的一种方式。而建造之后实际也会有人因此受益,相得益彰。
再说回河西走廊,从敦煌郡到酒泉郡,到张掖郡,武威郡,设置四郡,将河西河西走廊串联起来。也方便了西域与中原的往来客商,促进了贸易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也是最早的“丝绸之路”的雏形。而后从四方进入中原主要有三条路线,但是全部都在河西走廊汇合。
而在这条丝绸之路的探索上,那些为此做出了贡献的人,有的被历史铭记了,有的却被掩埋在黄沙之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不一定都能被后人知晓,但前人并没有一次而放弃“栽树”之举。文化,就在人类的活动中诞生了。感知文化,就要知道文化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