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55分钟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梁秋阳。今天要讲给你听的这本书《疗愈与超越:摆脱内心的怪物》比较特别,如果你是未成年人,那么我推荐你在家长的陪同下收听。如果你最近经历过一些内心巨大的创伤,我建议你谨慎收听。但是在故事的最后,我相信你也能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完成一场自我疗愈之旅。
如果你在听的时候感觉不舒服,那不妨暂且停下,和别人或是自己,谈一谈在这一刻不舒服的感受,因为这是一本能带给人丰富体验的书。我最近发现,现代人在阅读的时候,十分依赖知识,却容易忽略体验。我们会在意自己学到了什么,而非自己感受到了什么。但在心理学里,体验的重要性无与伦比。很多时候我们突然从某段创伤中痊愈,从某些执念里解脱,不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新讯息、记住了知识点,而是那一刻的体验,成为我们自我疗愈的契机。
这也是为什么短期内AI不容易取代心理咨询师的原因,因为真正使人疗愈的不只是沙发上的那些话语,而是由来访者和咨询师构成的这一段矫正性的关系。
这本书《疗愈与超越:摆脱内心的怪物》(原名《早安,怪物》)试图提供给大家的,就是这样一种体验。它的作者是加拿大籍心理治疗师凯瑟琳·吉尔迪纳,有多年的整合流派心理治疗经验,本身也是《纽约时报》畅销作家。而在《疗愈与超越:摆脱内心的怪物》这本书里,她分享了自己从业25年间,印象最深的5位来访者的故事。
全书由5段独立的治疗记录构成,它们的主人公分别是被抛弃的女孩、性无能的音乐家、亲人离世的货车司机、埋没自己的天才女性,以及被人当成怪物的女CEO(首席执行官)。他们都经历了噩梦般的原生家庭,是现代人所说的“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的人”。这本书标题中与之对话的“怪物”既是他们内心伤痛的投射,同时也代表着成年后的他们平视创伤的勇气。
老实说,这5段记录的情节实在是精彩得不像话,我们可以从这些案例中见识到那些专业又复杂的心理学技术如何化作一段段鲜活的对话,细腻而微妙地将破碎的心灵重新缝合。我们会见到格式塔疗法、人格分裂症状、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些心理学概念在真实个案中的模样,在今天讲书的最后,我也会和你分享我从中获得的私人启示,和那些让我无法忘怀的对话。
不过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从这5位来访者与咨询师相处的故事里,了解到从有毒的原生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会在长大之后遇到怎样的困境。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可能在成年后却依然被儿时的创伤困在原地,不得解脱。怪罪原生家庭容易,走出原生家庭却很难。在这本书中,我们会看到5位本该用一生去治愈童年的人,如何凭借勇气与信念成功超越了自己的过去,从这五位英雄战胜困境、疗愈内心的经历里,我们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决心。
是的,作者在序言里没有使用“病人”,而是使用了“英雄”这个词。在我看来,这其实十分贴切。在神话学者约瑟夫·坎贝尔的理论中,每一位战胜了心理障碍的求助者,对抗外人看不见的敌人、获得深刻的启示、最终回归正常世界的过程,与一切神话故事中那些英雄史诗一般无二。现在,让我们一起踏上这5段英雄之旅。
一、劳拉的故事:对爱的不配得感
我们要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叫劳拉的女生。她总是离不开生命里那些糟糕的人。在刚开始寻求心理治疗时,劳拉是一位漂亮的26岁女性,工作能力出众,同时还在夜校攻读一个商业方向的学位。她的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而是出在周围亲近的人。在我们每个人并不短暂的一生中,多少会遇到一些烂人。但劳拉的运气比我们大多数人都糟糕一些,处在她生命中的三位关键他者,都极度糟糕。
第一位是劳拉的部门主管,他迟到早退,还强迫劳拉承担原本属于主管的工作。
第二位是劳拉的男朋友,他到处出轨,还将性病疱疹传给了她。
第三位是劳拉的父亲,这个男人在她9岁的时候突然消失,劳拉被迫带着6岁的弟弟和7岁的妹妹,通过在镇上偷东西的方式,在森林小屋里独自生活了7个月。直到一次为妹妹偷内衣的时候被店家抓住,劳拉和弟弟妹妹才被警方安排送去了寄养家庭。三个孩子在寄养家庭度过了幸福的4年,结果这时候穷困潦倒且酗酒的父亲又突然出现,强行把他们带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
如果我问你:面对这样的“窝囊废三人组”,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会怎么做?你肯定会说“跑啊,还等什么”。可是,劳拉跑不了。为什么呢?有三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叫作情感隔离。在劳拉的回忆里,关于父亲最深的记忆,是她小时候有一次被锋利的金属片划破了脚,在医院治疗时,四岁的劳拉一声不吭,父亲对此大加赞赏:“真不愧是我的女儿!多么坚强!你像一匹马一样强壮”。
从那一天起,劳拉没有意识到自己接受了一件事:人是不会无缘无故被爱的,自己只有坚强,才会被爱。父亲的所作所为让劳拉轻易忽略了父亲是否做错了什么,反而觉得是自己主动选择了坚强,并以此为傲。这也成为劳拉性格的底色,只要她认为坚强永远是好的,认为自己永远可以坚强下去,那么身边人的疏忽就没有造成任何伤害,她就还可以麻木地告诉自己,一切都好。
这也是为什么,在缺乏责任心的父亲突然消失后,劳拉没有哭闹、没有求助,而是一声不吭地带着弟弟妹妹努力独自生活。对她来说,“坚强”“计划”才是需要的,而“感受”“情绪”——哪怕是自己的感受,也是奢侈的事情。
于是,当咨询师在初次咨询的最后,试图对她表达共情说:“你一直都很勇敢,你的遭遇听起来相当艰难”的时候,劳拉呆坐了足足15分钟才开口,眼睛里是愤怒的泪水。她说:“我绝不希望再听到你说这种话,不然我就走人,把你的同理心或者什么东西留给自己吧。”在后续的治疗中,她明确表示,她知道咨询师试图打开一扇名为“感受”的门,但她绝不会走进去。因为她感觉到,一旦沉溺其中,哪怕只要一次,自己就会淹死。
所以如果你问劳拉:你父亲、你男朋友、你上司这么对你,你不会痛苦吗?你不会悲伤吗?你为什么不跑?答案很简单,因为劳拉从未允许自己感受到这些痛苦和悲伤——她都隔离掉了。正是这种隔离,使得在我们局外人看来,劳拉仿佛对身边的烂人做的烂事浑然未觉。甚至她最初来做心理咨询,也不是要处理情绪,而仅仅是别的医生告诉她,疱疹的复发可能和心理压力有关,她只是希望治好疱疹罢了。然而这种做法,虽然能让人挺过生活中的痛苦,却也会让我们错过更美好的东西。就像劳拉无法忍受咨询师给她的共情和理解一样,她无法获得真正的“亲密”,哪怕她其实有一个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男朋友。
劳拉无法逃离烂人的第二个答案,叫消极重构。我们都听说过斯德哥尔摩效应——人质在被绑架后,反而会爱上绑匪。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内心总需要一个理由,来为自己解释正在遭遇的一切。一个人在漫长的囚禁虐待过程中,如果将绑匪想象为自己的爱人,那么这一切仿佛有了合理的解释,他的心里也会好受一些。
劳拉,也是自己原生家庭的人质。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去世了。因此她在内心深处无比依赖她的父亲,按照她妹妹的说法,劳拉简直相信她的父亲像耶稣一样“能在水上行走”。因此,她内心深处的记忆从来都不是“父亲不负责任地抛弃了我们”,而是“他当时也别无选择”“我没能照顾好弟弟妹妹”“至少他没把我们送去孤儿院”。
同样的,当发现男朋友早就知道自己得了性病,却没告诉自己,导致自己也被感染的时候,劳拉想到的也并不是“这真是个人渣,我要和他分手”,而是“他向我道歉了,这好歹比我爸强”以及“他会送礼物给我,这个人还是挺好的”。
如果说一般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找借口,将事情解释得对自己有利,那么劳拉正相反。这或许与她童年时被迫带着弟弟妹妹靠偷东西为生的经历密切相关——哪怕是为了生存这样正当的理由,劳拉却也只能通过偷窃这样不正当的方式实现,所以长大后的劳拉总是有深深的不配得感,觉得自己是做错的人。本书作者从多年心理治疗的经验中发现,每当儿童在小小年纪就担上成年人的责任且不可避免地失败以后,他们在长大成人后便会一直为此感到焦虑,并将挫败感深埋在心底。
情感隔离和消极重构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第三个答案——劳拉独特的“拯救者”的行为模式:她会无意识地从生活中挑选那些像她父亲一样软弱且有心理障碍倾向的男性,并试图去拯救他们,比如她的男朋友和上司。而当她后来遇见一个真心关注她的感受、体贴温柔而且生活井然有序的靠谱男人时,她反而会觉得陌生而古怪。因为对于劳拉来说,坚强和独立已经被内化为一种无条件的选择,而健康关系中蕴含的脆弱、信任与接纳从根本上挑战了劳拉的自我认知,这种感受反而会被她理解为不适与古怪,从而不得不排斥那些真正靠谱的人。
还好,身为心理咨询师的作者很快识别出了这整个模式,并开始在漫长的心理治疗中,带领劳拉体会到这一点。
在这个过程中,她做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动作:
第一个动作,也是重构。用积极的、正面的重构,反复不断地取代劳拉习惯性的、消极的、自我攻击式的重构。比如,劳拉内心有一件很羞耻的事情,是她会在内心与自己喜欢的电视剧角色对话,当她为了弟弟妹妹偷东西的时候,她会假装听到了那个角色的声音安慰自己:“只要之后把偷的东西的金额补偿回去就好了。”她感觉这样的自己简直像是疯了。但是治疗师提醒她:“你看起来除了有点疯,还十分聪明和英勇。”因为没有多少9岁的小女孩在被父亲抛弃的时候,能用这种自我对话的方法稳定住自己的心态,照顾好弟弟妹妹。
第二个动作,我称之为揭示。很多心理方面的求助者,都在某些时刻失去了判断力,无法识别出生活中的异常。比如,连劳拉的人渣男友都会调侃她,每次都要帮上司搞砸了的工作擦屁股,但收入却远不如他,但劳拉自己却从没想过要去改变这件事。
而咨询师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在恰当的时候将这些异常揭示出来。劳拉的心房第一次被打开,就是在某次咨询师带她参观小学的时候。时隔多年,劳拉震惊地发现,原来9岁的小女孩居然只有那么点大,而当年拖着弟弟妹妹们在冰天雪地的加拿大北部生活了半年多的自己,也就是这个年纪。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咨询师给劳拉阅读一份描述酗酒者的成年子女特征的清单时。清单里列出,酗酒者的子女在长大后往往有如下10个特点:
1)猜测正常行为是什么样子
2)毫不留情地自我批判
3)很难玩得开心
4)对待自己过于一本正经
5)难以建立亲密关系
6)对于自己无法控制的改变反应过度
7)不断寻求认可与肯定
8)感觉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
9)超级负责
10)极度忠诚,即使有证据表明并不值得
劳拉读完之后,发现自己居然符合每一条,她生平第一次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意识到,原来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原来自己的生活有可能是不正常的。
那知道了生活的异常之后要怎么办呢?咨询师做的第三个动作,则是实验。就像扭了脚后习惯了一瘸一拐走路的人,需要第一次全力奔跑之下发现脚没事,才能恢复正常的走路姿势一样,对生活有不适应的人也需要通过一些试探,才能真正接受全新的生活方式。
对于劳拉来说,她在咨询师的鼓励下,开始拒绝帮迟到早退的上司打掩护,并努力不在对方的施压之下感到内疚。这打破了她既往的行为模式。而且很快公司就解雇了这个薪酬过高而且消极怠工的上司,并把劳拉提拔到了高薪的位置上。劳拉惊喜地说:“原来错的不是我,他们会责备的真的是他!”多么美好,从这句话里我仿佛听见了一个人重新回到现实世界的开门声。
几年时间过去了,随着治疗的深入,劳拉的状态越来越好。她终于意识到父亲是不负责任的,离开了一直试图将她往泥潭里拖的男朋友,并且疱疹也几乎不再复发。在这个故事的尾声,她还遇见了一个叫史蒂夫的男生。
一开始,她很不欣赏这个男生,尽管他有一个计算机硕士学位,温和得体,但因为大家一起在家里吃完饭后,史蒂夫主动收拾起了餐具,劳拉顿时感到想要逃离这个人。她不敢相信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比如史蒂夫喜欢存钱,无法让她感到刺激,没有那种还剩最后一块钱也要给伴侣买礼物的慷慨浪漫。
但在咨询师的提醒下,她承认了,是因为史蒂夫是一个很好的人。有生以来第一次,劳拉遇到一个人,不是需要她的照顾和拯救,而仅仅是喜欢她这个人本身,因此她不习惯了,因为她已经太习惯在关系中扮演一个拯救者。
但劳拉很快意识到自己其实对史蒂夫有好感,尝试与他相处。最终,他们克服了重重阻力在一起,劳拉生平第一次体会到被人真心欣赏,与一个健康的人一起生活、储蓄、创业、养育孩子的感觉。在多年以后,史蒂夫创立的公司在一家剧院赞助了一场活动。劳拉从车里下来,突然发现路边乞讨的流浪汉里有一个特别眼熟,仔细一看,发现是她的前男友。恰好这时候,摄影师大声招呼劳拉和史蒂夫一起拍照,劳拉回过头再一看,那人已经不见了。
恍如隔世。咨询到这里结束了,但劳拉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二、彼得的故事:孤独却恐惧人群
我们要讲的第二个故事,它和性有关。但最终你会发现,性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学会如何和人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故事的主人公叫张彼得,他的父母都是中国人,早年移民加拿大,然后生下了他。30多岁的彼得有一份非常性感的工作——过去15年里,他一直在一支颇有名声的乐队里担任键盘手,平时为了补贴生活,还兼职钢琴调音师,他本人也是一个风度翩翩、十分温柔的人。不难想象,他平时会接触到非常多乐迷,也有很多女性对他表示好感,但他无法和她们建立身体或情感上的亲密关系。
事实上,驱使彼得来寻找心理治疗的原因也正是这两点:一是,尽管似乎没有任何器质性损伤,但他完全无法勃起,因此无法实现性生活;二是,他感到很孤独,渴望与某个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
也许你会疑惑:难道这不应该是靠吃药解决的问题吗?以及,所谓无法建立亲密关系,不就是缘分未到吗?再等等呗。
但首先,在性的问题上,如同作者指出的,无数个案证明,性行为这件事,如果心理上出了问题,那么无论药物再怎么增加血液流动,都无法解决勃起困难。性是身与心的结合,不管是什么样的性反应,我们的内心都必须和身体协调配合才行。
其次,在情感问题上,劝彼得“把握缘分”,就像劝抑郁症患者“你要快乐起来”一样为难。心理障碍残忍的一面就是,普通人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对于陷在心理困境里的人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即。作为普通人,我们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自然就会对某些人心动,会享受浪漫,会彼此融合,这是很多人天生就能做到的事情。但对彼得来说,他渴望着这一切,却又完全无法想象这一切,就仿佛是大脑少了一片区域。
最后,对于心理障碍者更残忍的一点是,身处局中的人往往自己无力解决问题,甚至,大部分情况下他们根本无法发现和识别出问题。在第一年的心理咨询里,彼得其实已经说出了一些惊人的、让人一听就觉得不对劲的成长经历,但他自己却从未意识到其中有任何不对的地方。
比如,她的母亲因为要忙餐厅的工作,在他5岁之前,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被独自锁在餐厅黑暗的阁楼里,直到深夜父母下班,才会来把他接走。彼得解释说这是因为父母太忙了,没办法。又比如,彼得的童年一直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痛苦,在此期间,唯一能缓解他痛苦的伙伴是一台小小的钢琴玩具,他发现自己可以把钢琴弄出声音,就像在和朋友对话一样。而多年以后他才明白,那种说不出来的痛苦名叫“孤独”。
再比如,因为在5岁前几乎没有人跟彼得说话、互动,所以彼得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完全无法适应群体生活,他也弄不懂老师带孩子们玩的游戏的规则,最后被迫留了一级。母亲嘲笑着批评他愚蠢、没用,他也把这一切归结为自己太笨了。直到今天彼得在音乐圈早已小有名气,可母亲依然看不起他的工作。
以上种种,其实已经为解释彼得的问题提供了线索——无论是母亲的忽视、长期的孤单,还是被批评、谩骂都构成了心理学意义上的虐待,而这种虐待环境将对一个人产生深刻的影响。但这跟他的勃起障碍以及无法走进一段恋爱有什么关系呢?而且,彼得虽然不反对咨询师的观点,但也一直在为母亲辩护。那么如何才能让他真的意识到,自己曾经并且正在遭遇虐待,需要做出改变呢?
在书中,身为咨询师的作者,用一段十分经典的关于“依恋”的心理学实验的影片,让彼得第一次理解了自己的处境。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彼得当时看到了什么。
这是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在1950年代对猴子进行的著名的依恋实验,或许你之前就在别的地方听说过一些这个实验的细节。在影片的一开始,实验人员将刚出生的猴子放在笼子里,与两个假猴子母亲一起饲养。一个是铁丝模型做成的“铁丝妈妈”,它端着一瓶牛奶,幼猴得跳到母亲身上才够得到。另一个是“布妈妈”,也是用铁丝做的,只是上面盖着一块布。它手里没有食物,但是可以被拥抱。
你猜,小猴子会选择哪一个?哈洛和其他人员震惊地发现,拥抱胜过了食物。小猴子每天抱着布妈妈的时间长达19个小时,只有在需要喝奶时才会去铁丝妈妈那里待上几分钟。布妈妈被拿走之后,幼猴因为分离焦虑吓得又哭又喊。当布妈妈和铁丝妈妈都被拿走后,小猴子前后摇晃,还咬自己,把自己都给弄伤了。
看到这里,彼得立刻理解了。小时候在婴儿床上反复用头撞墙的、焦虑的自己就是那个小猴子,而那个可以发出声音安慰他的钢琴玩具,就是他的“布妈妈”。
影片继续,小猴子第一次被带出笼子,锁在一个没有布妈妈的房间。那个房间里放着猴子通常会喜欢的物品,比如梯子和秋千。但小猴子缩在角落里痛苦地颤抖,对一切都显得很害怕。当布妈妈被重新带进房间后,小猴子立即爬到它身上抱住它。然后,等小猴子从布妈妈那里获得些许安慰,它才开始探索周围的环境。彼得瞬间意识到,这个没有布妈妈的房间就是幼儿园,他因此害怕地躲在角落。
那么,这只小猴子后来怎么样了呢?在所有哈洛的实验里,那些母爱被剥夺的猴子长大后都无法保护自己。最令人吃惊的是,它们都不愿意发生性关系。当它们被迫交配并分娩后也不知道如何当父母,无论公猴母猴都变得很残忍。它们行为上变得残暴,情感上则很冷漠,研究人员常常得将它们的后代移出笼子以确保安全。
这个时候,不需要任何解释,彼得对咨询师说:“你看到那些只有铁丝妈妈的小猴子长大后要跟正常猴子交配时有多恐惧吗?我就是这种感觉。”那一刻,他明白了性是一个很远的目的地,要走到这里,人们需要先学会爱,接着是依恋、亲近,然后是彼此保护,最终才能达成灵肉合一的亲密关系。而童年时被剥夺母爱与陪伴的他,错过了发展中的关键阶段,因此他在幼儿园时才会畏惧人群,长大后也无法与人建立亲密。
这段治疗过程也体现出“体验”这件事在心理咨询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实长大成人后,聪明又温柔的彼得早就能从理性上理解自己并不像母亲说的那样没用、窝囊又愚蠢,但他内心深处其实一直没能摆脱母亲对自己的看法。直到和咨询师一起看完哈洛的实验影片,他才充分“体验”到了咨询师一直想让他明白的一件事:“这不是我的错”。
这样的时刻在心理咨询中是非常珍贵的,它有点像禅宗故事里那些顿悟的瞬间。其实道理写出来,我们都觉得平平无奇,但是在那一刻某些东西击穿了亲历者的内心,使得真正的成长得以发生。在这次观影之后,彼得像一个从梦中惊醒的人那样重新开始投入生活,在两件事情上产生了巨大的进展。
第一件事情是,他开始关注到周围人的虐待行为,开始试着明确自己的边界,而不是一味地回避。比如,彼得试着遵循咨询师的建议,在母亲当着自己的面言语攻击他人,或是嘲笑自己是“堕落的搞音乐的人”的时候,他会告诉母亲自己很爱她,但不接受她这些做法,然后起身离去,并且在两周内不与母亲联系。一开始,彼得消极地认为自己可能永远无法改变母亲,但随着时间过去,他惊奇地发现自己获得了姐姐一家的支持,并且母亲也渐渐学会了如果要和儿子好好相处,那么有些话就不该说,有些事就不能做。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了彼得的工作中。除了母亲之外,他也开始意识到乐队主唱一直以来都在不公平地对待他。他之前一直很纳闷,明明大家一起组乐队,为什么主唱可以买得起房子,而他穷到需要靠兼职给钢琴调音来补贴生活。现在,他终于不再对自己受到的欺骗视而不见,鼓起勇气与主唱对峙,并带着乐队的另一名成员单飞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新乐队。
这些尝试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非常不容易。要知道,当儿童身处彼得这样存在虐待的家庭,长大后往往很难确立边界。由于父母从未倾听过他们的需求,他们从内心深处根本不知道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会允许他们制定自己的交往规则。网上所谓的“讨好型人格”,有时候也来自于此。他们得通过刻意的学习,才会明白自己不必执行每个人的每一项指令。
彼得开始做出改变的第二件事情,是他开始有意识地练习和感受与人近距离相处的过程。由于前面提到的充满创伤的童年,彼得在长大后试图与人发生亲密关系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人格解体”的症状,即仿佛意识突然离开了身体,感觉不到任何感受与情绪。
但在明白这一切不过是创伤而非自己的问题之后,彼得开始能自然地展现出他的温柔和善意。他试着与酒吧认识的女孩聊天、写信和见面,主动对喜欢的人表达好感,在新结交的女朋友调侃自己的胸毛的时候,努力不把这些话理解为攻击。最终,在38岁那一年,他拥有了人生中第一段生理上和精神上的亲密关系。
到这里,彼得的故事来到尾声。当心理障碍渐渐消失,再也没有什么能遮挡住他凭借耀眼的音乐才华走上事业的巅峰,当年那个抱着玩具钢琴的小男孩成为一个辉煌夺目的音乐人。而且,通过理解自己,彼得也更深地理解了母亲那些像故事反派一样的所作所为,也与她自己不愿意多谈的童年创伤有关。当然,可以理解,不代表正当。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创伤长大成人,但是不同的选择,让我们最终成了不同的人。正因如此,彼得的善良和勇气才弥足珍贵,同样从创伤中走来,他不仅从未伤害任何人,还通过不懈的努力,越过创伤走向了更好的人生。
这个故事最动人的部分,在它的结尾。25年后,作者与彼得再次相逢,聊起曾经的伤痛,彼得说了一句出人意料的话:他说如果重来一次,他不希望有任何改变。他说,如果他像其他小男孩一样被好好地抚养长大,没有被关在无人交谈的阁楼里,或许会少受很多罪,但就不会因此与钢琴产生依恋,不会成为今天的自己。他说:“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我喜欢现在的自己。”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我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一种无比沉静的力量。年纪越大,我越发感受到,除了改变自己,其实更难做到的是接纳自己。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做到。
三、丹尼的故事:漂泊中迷失自我
第三个故事的主题是,在巨大的痛苦面前,除了坚强,我们还能做什么。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经历了5个故事里最为漫长的治疗,因为他的症状由两个核心议题共同组成,咨询师必须在这两个议题间来回切换,才能一点点地推进治疗进度。哪两个议题呢?一个是创伤,另一个是自我。我们先来聊一聊关于创伤的部分。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丹尼,是一名四十来岁的货车司机,是生活在加拿大的印第安原住民,皮肤黝黑,身高1米98,面容英俊,沉默寡言。运输公司的老板十分欣赏他在工作中的表现,说服他来接受心理咨询,因为丹尼的妻女在2个多月前的一起车祸中去世了。为什么老板要劝他来心理咨询?是因为妻女的离世影响到丹尼的工作了吗?不是,恰恰相反,是因为丹尼表现得太平静了。葬礼后的第二天他就照常来上班了,没有和任何人谈论起这件事,也拒绝了带薪休假。一种让人不安的沉默。
他的老板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上自己曾经从心理咨询中受益,于是努力地说动了丹尼来接受咨询。但是对于丹尼的咨询师,也就是本书作者来说,一种罕见的情况发生了。丹尼来是来了,但简单介绍了家庭情况之后,咨询师问起“能告诉我你失去至亲的感受吗”之后,他一句话都没有说。然后,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3个月。是的,每周他都雷打不动地来到咨询室,但一言不发,任凭咨询师怎么发问,他都保持缄默。
两个人在沉默中共同相处了3个月后,咨询终于第一次获得进展。咨询师坦诚说出丹尼让自己感到很挫败,并且询问丹尼,是否不想让自己知道他的痛苦,因为只要他不痛苦,别人就无法伤害他。丹尼第一次给出了简短的回答。
他说:“是的。”然后就又陷入了沉默。
人在面对创伤时最主要的反应模式有两种:战斗和逃跑。而在丹尼这里,他显然是通过投入工作、维持日常生活,来回避本应该面对的痛苦,因为如同他所说,只要不感觉到痛苦,别人就无法伤害他。丹尼的表现在很多文化的语境里或许会被形容为“坚强”——连妻女出车祸都没能影响他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但我必须说,有时候愿意承认并接纳自己的脆弱和受伤,才是健康的表现,也是一种更深刻的强大。如同本书作者在和丹尼咨询中所说的:不要把痛苦锁在心里,而是试着把痛苦倒出来,才能有空间留给快乐去填满。
但对于丹尼来说,这显然十分不容易。在咨询开始4个月之后,他才愿意慢慢讲述一些多年以前的回忆,关于他从小和姐姐一起跟随父亲做陷阱、打猎、在森林里度过的快乐童年;关于他们原住民更喜欢用狗拉雪橇而非骑电动摩托,因为没有比在雪地深处摩托抛锚更危险的事;关于他如何用冻鱼喂狗,并在父亲捕猎时帮他扛起沉重的斧子,然后在捕猎季结束以后步行去交易站售卖兽皮。
他还提到,有一次他的姐姐因为在大雪中看不到标记,不慎踩中了一个巨大的捕兽夹,不得不拖着一只腿跋涉回家,在那之后走路就一瘸一拐的。而父母对此见以为常,因为印第安人习惯了从痛苦中自行学习。这个细节,或许可以部分解释,原住民文化是如何教给了丹尼用沉默来面对痛苦。
话匣子一打开,回忆就开始渐渐涉及灰暗的部分。在五六岁那一年,因为加拿大政府的规定,丹尼和姐姐被从父母身边强行带走,去一千多公里以外的公立学校接受白人的教育。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里,原住民小孩会遭到白人学生怎样的霸凌。丹尼刚去的时候英语不好、远离父母,从未有人教过他如何面对这些情况,于是他变得越发沉默。
然而,沉默不代表一切安好。有一次,咨询师无意中夸赞了丹尼长得很英俊,丹尼突然站起来离开了这次咨询。直到一周后,他才平静地说:“你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咨询师温和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丹尼曾经在学校遇到一个对他很好的神父,那个神父也会称赞他英俊、聪明、把他抱在腿上说话,然后,他性侵了丹尼。
所以当咨询师夸奖丹尼的时候,他本能地觉得,又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于是才径直离开了咨询房间。所有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触发点。如同夸奖外貌之于丹尼一样,有时候我们在和别人交谈时突然感觉到自己被一句话引爆了,或许也是因为这里面有某些创伤的触发点。内心的伤口比身体的伤口更难处理,是因为内心的伤口平时看不到。但一旦伤害上浮到意识层面,修复就自动开始了。当丹尼第一次听到咨询师将他的遭遇描述为“性虐待”和“被遗弃感”之后,他转动着眼睛若有所思,慢慢地表示自己好像缓过来了一点,并开始愿意承认那时候的痛苦。
随着治疗关系的深入,丹尼终于愿意开始讲述他与妻子相遇的过程。他提到结婚以后妻子也曾抱怨过和他之间似乎隔着些什么,但两人却吵不了架,因为丹尼每次都会直接离开,等妻子平静下来,再回到家里。他很遗憾自己无法给妻子对方想要的亲密感,但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直到现在接受了治疗,他终于明白,自己从未和妻子分享过之前的人生经历,但这也难怪,因为那时候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经历对他的内心究竟产生了多么深刻的影响。在之后的几次咨询中,他会和咨询师谈到自己开始给妻女扫墓时,会说一些之前从没说过的话,也会流眼泪。用丹尼的话来说,他好像开始渐渐解冻了。而我相信此刻正在听的你也能感受到,流动的内心,其实比坚硬的冰山,更能带给一个人力量。
说完了创伤,接着我们来聊一聊在这个故事中出现的第二个议题,自我。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我们都听过柏拉图提出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但很少有人真的去思考这些问题,因为总觉得这些问题离日常生活太遥远。而实际情况可能刚好相反,只有明白了“我是谁”“我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我们才能在面对一个个困境的时候,知道自己要做怎样的选择。平时我们可能想得很少,但人的内心深处总得有一个自我认同,如果我们回答不了这些貌似宏大、抽象的问题,那么恐怕也无法过好任何具体而细微的生活。
在丹尼被当地政府强行带离原住民部落,刚刚进入白人学校开始寄宿生活的时候,也经历了一段丢失自我的挣扎。他失去的不仅是父母、家人,还有作为印第安人的自我认知。有一次,他在学校看到姐姐,兴奋地跑上前去用原住民的语言打了声招呼,被老师听到了,于是就遭到了惨无人道的体罚。老师告诉他,此后他都不能再讲原住民语言了,他必须说英语。他被迫和自己内心的印第安原住民的身份认同解绑。他的内心深处失去了关于“我是谁”的确定答案。
从此以后,丹尼生活得小心翼翼,尽管他喜欢阅读,学业上很聪明,而且在务农比赛上给学校拿了不少荣誉,但他再也感受不到自己是谁,属于哪个群体。因为他既不是白人,现在也不再是印第安人了。
这种自我认同的缺失让丹尼在长大成人后也时常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信心,他不敢相信自己有对他人表露愤怒的权利,也不知道应该以怎样的身份与父亲和姐姐相处。直到在咨询师的鼓励下,他试着辗转回到故乡与父亲交谈,试着开车去他曾经无比熟悉的森林里,什么也不做,只是感受一下当年的气息,他开始感觉到自己内心的某些空白终于被填补上了。他开始参加原住民的集体活动,开始敢对别人说“别用那个我不喜欢的外号叫我”,并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拥有一切的权利。
我周围的很多朋友,在有了自己的经济能力之后,会试着去买回童年时渴望而不可得的玩具、零食,戴高乐也曾说过,真正了不起的人,是在长大后实现了自己童年时的愿望。因为只有当一个人与自己重新取得了联系,力量感才会回到他的生命中。不是所有疗愈都意味着展开人生的新篇章,还有一种疗愈叫作,我们终于找回了过去的自己。
十多年后,丹尼死于疾病。运输公司老板参加葬礼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有几百个穿着印第安原住民礼服的人同在现场,丹尼的女友用他们的语言唱了一首歌,其他人敲起了鼓,仿佛丹尼并未离开,而只是回去了。
四、艾伦娜的故事:被毁灭的自尊
第四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天才少女如何越过原生家庭的绝境,从悬崖底部爬上来的经历。让我们先从一个轻松的话题开始。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是一家教沟通表达的教育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在工作中我发现,关于沟通表达,大家问得最多的几个问题之一是,如何跟老板提加薪。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因为通常想到要向公司提加薪的人,多多少少是认可自己在工作中的价值的,否则就不会来请教怎么开口,而是会先研究怎么提升业务能力。那么,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有价值,在我们向公司提要求的时候,却总是觉得难以开口呢?为什么有些人好像只有等到自己无可挑剔之后,才敢提出一点请求呢?在网上,很多博主把这称为不配得感。而我们故事的主人公面对的就是这个问题。只是她的问题,比我们平时遇见的大多数人要严重得多。
她叫艾伦娜,35岁,皮肤白皙,非常漂亮,按照作者的原话,美得像精灵一样。她在大学待了1年就离开了,从20多岁开始就在本地最好的律所工作。一开始是在IT部门任职,之后很快展现出惊人的记忆力和对专利细节的洞察力,很快,整个律所的知识产权板块都离不开她。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么多年来,艾伦娜拿的都是最低的实习工资。为什么呢?因为她的脑海中有一个录音带在反复播放,每当她快要取得一些成绩,或是感觉好一些的时候,录音带就会开始播放一些话语,告诉她“你不配”“你是邪恶的”“你是个不干净的废物”“你什么都做不到”。
这个录音带里的声音,是她的父亲。如果说之前的故事里的主角们,遭遇的原生家庭的不幸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那么对于艾伦娜来说,她遇到的困境非常单纯,只来自她父亲一个人。这个男人年轻时被周围人认为是天才,在一家大型科技企业担任程序员,但他很快开始酗酒、吸毒,因为虐杀了公司的猫等种种匪夷所思的恶劣行为遭到开除。他一直很崇拜当时一位已经落网的连环杀人犯,并加入了其粉丝俱乐部。在离婚的时候,他还将海洛因偷偷藏在妻子的口袋里栽赃对方,并通过各种努力争取到了艾伦娜和她妹妹的抚养权。
尽管作者并未在书中给出诊断,但这显然是严重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那么,被迫和这样的父亲一起长大的艾伦娜,究竟遭遇了什么呢?
她跟随父亲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鲁珀特王子港长大,8岁以前就遭遇父亲的反复性侵,还被强迫和他的朋友们上床。他们强迫艾伦娜喝酒、吸毒、吃避孕药,导致她在20岁出头就被确诊永久失去生育能力。艾伦娜被人触摸、听到咀嚼的声音、闻到鱼的气味都会呕吐,因为她的父亲会抚摸她、咬她的身体、发出咀嚼的声音,以及每次性侵后辱骂她在床上像一条死鱼。
请原谅我用飞快的语气说完了这么沉重的一段内容。事实上,我猜艾伦娜在咨询室的语气会比我刚才还要平淡,因为她早早就学会了情感隔离。
但这一切对一个小女孩来说实在是过于残忍了。8岁的一个晚上,艾伦娜决定自杀。她独自出门来到河边的一块石头上躺下,试图把自己冻死。当晚斯基纳河边的寒风呼啸着吹过,很快艾伦娜发现自己的双脚动不了了,这是失温症致人死亡的前兆。但是在弥留之际,她突然想起了自己性格温顺的妹妹,想到自己如果死了,那么自己曾经遭受过的一切就会落到妹妹头上。脑海中一片混乱地想了很久很久,最终她决定活下去,可能就像尼采所说的,一个人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在双腿恢复知觉以前,艾伦娜一步一步爬回了家。没有人问她刚才去哪儿了。
大部分英雄壮举都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像艾伦娜这样愿意为了拯救他人选择日复一日的折磨,是一种更加令人叹息的勇气。不过父亲对艾伦娜的残害,还不止于前面提到的部分。不知道是为了取乐,还是为了彻底摧毁艾伦娜的自尊心,他会故意教给小艾伦娜错误的加减法,告诉她2+3=6,让艾伦娜觉得自己很笨,居然认为2+3=5,老师一定很讨厌自己。再比如,他会在和小艾伦娜下象棋的时候刻意编造一些规则,让艾伦娜永远赢不了他。直到艾伦娜之后和别人下棋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都被骗了。但即使这样,她在赢棋的时候也感受不到快乐,只觉得羞耻和内疚,仿佛自己是靠着作弊才获得了胜利。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拥有着无上的权利。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来看,他们每天能对孩子施加几百次正强化或者是负强化,以决定性的力量影响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和世界观。可是每当艾伦娜试图弄清楚如何在这个世界前行,她的父亲就会将她的认知撕碎。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艾伦娜,自我意识只能是脆弱和混乱的,而且她的脑海中开始慢慢形成了那个录音带。每当她要取得一些成就,或是遇到他人的善意,录音带就会开始播放父亲的声音:“你这个笨拙的骗子,你这个荡妇,你这个愚蠢的失败者,这些都是假的,你快灰溜溜地逃跑吧……”然后,艾伦娜就会出现她称之为“紧张症”的症状,大脑一片空白,像个植物人一样无法做出任何反应。
甚至在严重时,艾伦娜还出现过多重人格障碍的症状。当时咨询师感觉对面的女孩今天突然变得满嘴脏话、脾气暴躁,和之前的艾伦娜判若两人。在之后的一次咨询中,艾伦娜终于承认,这就是她的另一个人格。有时候在家里为了应对父亲无尽的辱骂,她自然而然地分化出了几个更有攻击性的,或是更玩世不恭的人格,来帮助自己应对与父亲的冲突。每当这时候,她的主人格就像待在井底,听着井口外面传来模糊的声音,只留下模糊的记忆。
我知道多重人格症状很像一般人理解的“疯子”,在许多影视作品中也被表现得十分诡异。然而在艾伦娜的这个故事里,我们都能理解,那只是她为了面对扭曲的成长环境而发展出来的自保方式罢了。当然,听到这里你肯定和我一样发现了,在这样的重重干扰下,艾伦娜居然还能有如此的工作表现,只能感慨她应该确实是个天才。可是,很悲哀的是,艾伦娜本人一直在憎恨和否认自己的才华和美貌,因为这让她感觉到自己和父亲很像,哪怕他们根本不是一样的人。
那么,遇到这么严重的情况,咨询师能做些什么?本书作者的做法,是通过长期的陪伴和稳定的支持,给艾伦娜提供一个良性的微环境,来替代掉之前她身处的有毒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咨询的生效机制,往往不来自某些知识、信息,而来自“一段矫正性的关系”。具体的咨询技术当然也很重要,但只有让艾伦娜在与咨询师相处的时候,集中地、强有力地获得正确的反馈,才能帮助她一点一点重建对于真实自我和真实世界的认知。
什么是正确的反馈呢?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当你做得好的时候,告诉你,你做得好;当你做得不好的时候,告诉你,你做了些什么;当别人对你好的时候,告诉你,别人在对你好;当别人对你不好的时候,告诉你,你有权利难过、愤怒,有权利保护自己。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反馈,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没有得到,所以才需要心理咨询。
比如,多才多艺的艾伦娜不仅工作出色,还精通写诗和跆拳道,甚至因为给电子游戏后台提出建议而获得了游戏公司一份编程工作的邀约,这个时候,咨询师就会提醒她,她取得的这些成绩是惊人的,而非因为别人都“没动脑子”。咨询师甚至会用突然袭击的方式给艾伦娜做智力量表,让她不得不意识到自己的分数比99.2%的人都高。
于是,在咨询师的鼓励下,艾伦娜第一次尝试向律所合伙人提出加薪。一开始,她遭到了无视,但没关系,当她提出需求的那一刻,艾伦娜感觉自己像凤凰般涅槃了。她有理有据地列举了自己过往的工作和在律所所有重要案件中不可替代的贡献,所有其他同事都联合起来炮轰合伙人,最终艾伦娜获得了双倍的薪水,以及年底的一份优厚的奖金。她不再把自己藏起来,而是开始在办公室变得活跃起来,跟大家开玩笑、交朋友。
当然,真实的反馈绝非仅仅是吹捧和奉承。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科胡特认为在心理治疗中,有时候最有帮助的其实是所谓“恰到好处的挫折”。比如,艾伦娜一开始说起早早离开她生活的母亲时赞不绝口,但咨询师作为一个旁观者,会诚实地反馈说:“你似乎在缺乏根据的情况下,把母亲的形象描述得太理想化了。而且无论如何,她当时离开了你,你真的不会有被遗弃的感觉吗?”于是,尽管一开始并不是很乐意,但艾伦娜开始渐渐意识到母亲做得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好,意识到自己对母亲其实抱有愤怒,意识到自己有权利抱有愤怒,以及愤怒也不一定意味着残忍。最终,艾伦娜开始尝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本应有的情绪。
就这样,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艾伦娜的精神生命仿佛迎来了一次再发育,脑海中用于防御的其他人格一个接一个消失,脑海中的录音带开始不再播放父亲的咒骂而是换成了咨询师对她的鼓励。
这是这本书最沉重的故事,我很开心讲到这里,我们共同迎来了一个真正的光明的结局。艾伦娜在那之后一直在律所工作,业余学习理论物理,并被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邀请去专业论坛发言,她甚至试着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并意识到自己再也不惧怕对方了。在8岁自杀的那天晚上,艾伦娜曾想到普罗米修斯,因为她意识到接下来的生活可能就像不断被鹰啄食内脏一样痛苦,但好在最后,她为自己取回了生命的火焰。
五、玛德琳的故事:反复讨好加害者
第五个故事,是关于一位被当成怪物的女CEO如何改写人生悲剧的。其实从这句话里,可能你已经猜到了,本书的书名就来自这个故事。主人公玛德琳,按照作者的描述,毫不夸张地说,真的是一位集智慧与美丽于一身的女子。她在耶鲁大学读的本科,还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学位。自己在曼哈顿经营一家古董交易公司,经常开着紫色的法拉利在纽约街头风驰电掣。
然而在这一切光鲜的背后,她拥有一位美丽但生性凉薄的母亲,和一位富有的、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但是在伴侣面前极其软弱的父亲。这样的组合构成了怎样扭曲的成长环境呢?
举个例子:玛德琳的父亲因为忙于生意,总是不在家;玛德琳的母亲有厌食症,而且完全没打算照顾孩子,她生下玛德琳纯粹是为了给自己家财万贯的老公家交差。因此,虽然家里很有钱,但冰箱里永远只有一些酸黄瓜和泡酒用的樱桃,以至于玛德琳小时候总是饿肚子。当她每个早晨试图去厨房找点吃的东西的时候,母亲总会阴阳怪气地微笑着对她说:“早安,怪物”,继而嘲笑她鬼鬼祟祟找东西吃的样子像个小怪物。本书的原书名就来自于此。
那个时候,玛德琳还不知道这样的一个母亲,以及这句话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她的人生造成怎样灾难性的影响。当下,促使玛德琳来寻求帮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她只有三十多岁,但已经罹患了3种不同的癌症。医生推断这与她严重的焦虑心境有关;其二,她有明显的强迫症症状,她无法停下工作,同时像神经质一样不允许公司同事坐飞机。
听到第5个故事了,我相信此刻的你已经开始拥有了一些心理咨询师的感觉,会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和前面提到的成长环境有关。没错,在几个月的咨询过后,玛德琳开始分享一些内心深处的焦虑,她提到每次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自己就会害怕命运将夺走一切,因为自己早晚会被看穿……
“被看穿是个什么?”咨询师敏锐地问。玛德琳听到这个问题惊呆了,因为聪明的她很快意识到了涌上嘴边的答案:“是个怪物。”
是的,她的意识深处一直在用母亲当年形容她的词语来认知自己。咨询师紧接着说:“所以你不让大家坐飞机,因为在你内心深处你不配得到一帆风顺,因为你是个怪物,所以你觉得飞机坠毁才是你应得的下场。是这样吗?”玛德琳若有所思:“原来我是这么想的。”
在之后几次咨询中,他们渐渐发现,玛德琳在工作中的许多做法都来自“自己是个怪物”的底层认知。比如,即使员工工作表现特别糟糕,她也不敢换掉他,还继续发高薪。因为她打心眼里觉得,没有人会想跟一个怪物一起工作,所以她必须给他们超额的待遇。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相比于拒绝被共情的劳拉,和沉默了好几个月的丹尼来说,玛德琳是一个能力很强,且本身心理状态相对较好的主人公,因此她从一开始就可以接得住咨询师的挑战,也能觉察到自己的认知哪里出了问题。
然而,如同我们一开始就说过的,知道自己不是个怪物是一回事,真的体验到自己不是怪物,打心底相信自己配得上生活中的一切,从而开启理直气壮的人生,还需要别的契机。比如,亲密关系。在开始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玛德琳刚刚结束一段痛苦的婚姻。她的前夫只想着花她和她父亲的钱到处寻欢作乐,拒绝和她就改善夫妻关系做任何沟通,并表示出毫不在乎玛德琳的感受。在咨询师的询问之下,玛德琳慢慢意识到,前夫精明、自私、残忍,本质上和她的母亲是一路人。她以为婚姻可以帮助她摆脱母亲的影响,结果千方百计地嫁给了一个像母亲一样的男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段糟糕的婚姻一直持续了九年,因为她一方面在这段关系中不断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又极其害怕被抛弃——这与她和母亲的相处模式简直一模一样。玛德琳的母亲是一个十分残忍的人,她曾经在度假的6周里把玛德琳一个人留在大房子里。还曾经在女儿跟自己顶嘴后,假装发现家里的狗感染了疾病,强行让兽医杀死了玛德琳心爱的小狗。
但孩子在小时候对母亲的依恋,是没有选择的,所以玛德琳对于被遗弃的恐惧深深地盖住了对母亲应该有的愤怒和失望。以及,她内心不可避免地升起一股念头:如果我做得足够好,是不是就可以让母亲更爱我一点?然后,这件事在她的婚姻中又发生了一次。
于是,话题很自然地滑向对玛德琳母亲的讨论,而越讨论,玛德琳越意识到母亲不只是对她不好,而是对任何人,包括供养她生活的父亲,都一样糟糕。这里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玛德琳的外婆也是一个冷漠自私的人,她的母亲从未跟自己的母亲取得过正向联系,又怎么会知道要如何当好一个妈妈呢?就像在多伦多动物园的猩猩实验中显示出的那样,没有被群体抚养长大的母猩猩,哪怕勉强通过人工授精怀孕,也不会履行一个母亲的职责,甚至会把刚出生的小猩猩杀掉。而刚出生的小猩猩如果遭到了母亲这样的对待,你猜它之后会不会很好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发现了心理学中一项荒诞而残酷的事实:不止基因会遗传,创伤也会一代又一代人地自我复制。玛德琳的外婆对她母亲做的事,与玛德琳的母亲对玛德琳的态度简直如出一辙。但理解了整件事脉络的玛德琳,现在决心要斩断这个悲剧的循环了。事实上,在明白自己并没有做错任何事,而是母亲根本没有爱人的能力之后,她心里的包袱放下了一大半。
剩下的一小半的解决,则来自她遇到了一个很好的伴侣,那是一个和她做一样工作的古董学家,对她温柔又体贴,帮助她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她一度不敢相信会有人真的爱自己,因为自己得过癌症,又有过这么糟糕的婚姻,但在咨询师的鼓励下,以及一次剧烈的情绪波动后,她尝试向对方表白。
她说:“我告诉你,我爱你,你最好也爱我”。然后她听到了回答,对方说:“我当然爱你”。后面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玛德琳开始一边祈祷飞机不要失事,一边含着眼泪将公司的同事送上飞往全球各地出差的航班,努力克服自己的强迫症。相信几个星期之后,当同事们陆续飞回来时,她就会意识到老天并没有真的认为她是怪物。她也开始享受自己的亲密关系,并且和父母保持一个自己有选择权的距离。
当内心的障碍消失以后,生活对于玛德琳来说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了。毕竟在成长过程中,她早已学会了负重战斗。有时候人世间许多苦难,不源自我们的脆弱,反而源自我们的坚强,如果玛德琳不那么坚强,懂得更多地示弱、求助和逃避,或许她不会被迫承担这么多,也能少遭遇一些折磨。不过,若是如此,也不会有今天这个光芒万丈的女孩了。
只要结局是好的,那么就让我们相信,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六、结尾
好的,到这里,这本《疗愈与超越:摆脱内心的怪物》我们就听完啦。如果你从开头一路听到了这里,我很想跟你拥抱一下,因为我们共同走完了一段好长好长的旅途。这一路上,我们见到了劳拉如何逃离生活中糟糕的人;见到了彼得怎样修复依恋,重新获得了建立亲密的能力;见到了丹尼如何让痛苦解冻,让快乐有机会重新填满内心;见到了艾伦娜怎样重建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也见到了以为自己是怪物的玛德琳,如何勇敢地中断了家族的悲剧,找回了自己的人生。
这本《疗愈与超越:摆脱内心的怪物》的作者本身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咨询师,因此在听我讲述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咨询师神乎其技,这五位主人公的疗愈过程都十分顺利。但其实他们每个人一定都经历充满泪水和煎熬的时刻,才最终冲云破雾,得见光明。我相信,作者分享这些真实个案,应该不是为了让我们对临床心理学有太过理想化的期待,而是为了让我们在遭遇属于自己的困境的时候,能稍微不那么孤单。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每个案例都让我回想起过往人生中的好多经历。尤其是今年,这是我并不漫长的三十年人生里最低谷的一年,但越是在这种时候,我越不能停止从痛苦中寻找意义。所以最后,我会从每个故事里,分享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给你,作为今天的收尾。
第一句话是,咨询师告诉劳拉“会有人因为你的存在本身而爱你”。第二句话是,彼得虽然无法建立亲密关系,但他的音乐里充满感情,因此咨询师对他说:“请相信,你受过挫折,但并不残缺。”第三句话是,丹尼自嘲回到白人学校,是因为熟悉的魔鬼好过陌生的天使,这警醒我,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是对错误的习以为常。第四句话是作者反复强调的,愤怒声名狼藉,但它是非常重要的情绪表达,我们要学会表达愤怒。第五句话,是在玛德琳的故事的最后,作者引用布鲁斯·梅耶的一句话“所谓英雄主义,就是故事之中,生命力量比死亡更强大的那个时刻”。
我不知道面对生活,我会不会是英雄,但谢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逆境之后,好像真的会有繁星。很荣幸和你一起见证了5位英雄的旅程。我们下本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