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萌萌哒的我吧
为什么我们都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韩寒《后会无期》
小时候讨厌一个人可能毫不掩饰,不跟他玩还捉弄他;而成为大人之后,就要权衡利弊,然后表面装作礼貌客气的样子,或成为点头之交,或只敢背地议论。就比如有的人圆滑、市侩,变成了一条滑不溜秋的泥鳅,一条成精的老狐狸,他小时候可能就讨厌这样的人。
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人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是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存。
小时候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都会为某个角色干着急:他为什么不愿意表达出他想表达的?讨厌就直说啊!他明明就是坏人!
因为小时候不明白,作为一个成年人,需要权衡的有多少,这么说有什么利弊,这么做有什么利弊,而这些利弊又不都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成年人的世界需要考虑的有太多太多。
今天在听课的时候,老师说新老师刚入职的时候会担心自己被同事排挤,就会想要讨好同事。其实换做哪个行业的职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当初因为公司业务萧条大量裁员,我被调职到另一个部门,就是因为完全不懂如何和那些同事友好相处,没少受过坏眼色,甚至我的主管都几次三番与我谈话教我如何做人。最后差点让她都崩溃,每个人都挺好,但是我的任何行为在她们看来都是那么的怪异,那么的自私,到最后我待了没几个月被劝退。
什么是做人?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就是懂得权衡利弊。
没有人想成为那个被所有人讨厌的人,而人作为群居动物就是需要迎合自己接触的周围人好让自己更好地活下来。单纯的人以为自己特立独行,而事实是被人认为傻。人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生存,是会去做排他利己的事情的。
前不久一个前同事给我来了个电话,聊了两句发现我们都在备考相同领域方向的考试,她说她读大专的时候因为没钱交培训费,所以考级就差个零点几分才会再高一级,她开始后悔当初在跟我共事的那个公司时什么都没考(她们知道我当时在那里工作的时候还一直都在考试)。
我说:我大专毕业一年之后考上的本科,本科学历考到一年后考到学位,第3年考了她考的那个级,自学不得要领,也是考差零点几。第4年考的试过了两科,还差两科,今年第5年还得继续奋斗。
可能我的考试经历在她看来很奋进,然而在我的规划里,离理想的自己还差得远。毕业第3年的考级,就是在被调岗的那几个月考的,考完还花了那为数不多的工资上了网络课程,在被辞退1周后找到了对应的工作。我自考的本科,从上大专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培训,而那个培训费,是自己半工半读挣的,母亲压根不同意。即使现在想继续读书母亲也反对。
而这个前同事也说她读书那会儿因为没钱交培训费的问题竟不敢找父母要。我说:年轻时候缺钱还可以找人帮忙,现在就不只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了。
她感慨:人有的时候还是应该自私一点。
我也懂父母的生存压力,我也一直在争取自食其力。起码现在,也还是缺钱状态,报的班都凑不齐款,依旧想不好怎么凭自己一人的力量养活父母和我。但我知道权衡利弊,年纪越大读书越吃力,人没有下辈子可过,我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当下,更要考虑自己的未来。
愿被生活所暴击的人能活下来,权衡利弊之后,更好地活下来。
爱我,戳这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