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前不久,我深圳朋友的一个亲身经历,引发我的深刻思考。
那一天,我电话朋友让他过来吃饭,他说:他要赶去宝安,有一个朋友一段时间没联系了,今天突然得知他在自己的居所逝世了。那日被邻居发现屋里有异味,小区保安多次电话他接不通,后来强行进入,发现老人家去世已有几天了。
这个老人是一所大学的退休教授,老伴前几年得病走了,儿子特别优秀,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后来去英国留学,就在那里娶妻生子定居了,一两年才回来一次。最近一次回来,还是老教授过生日的时候,但回来几天就又匆匆返回了英国。
因为老人已经过世几天了,社区要求尽快处理遗体,所以,他的儿子赶不回来给老人送终,这样的结局甚是可怜。
我朋友说这位老教授,才六十五岁,知识渊博,也很健谈,身体也还不错,没听说有什么大病。老伴几年前因病去世后,他一直独居。他一向以儿子为荣,可惜把儿子培养得太优秀了,自己的晚年却过得如此孤单。
所以,凡事有利有弊,子女太优秀,往往留不住;子女太平凡,又说没出息。身边很多读书不行的,老人家基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因为孩子们都守家在地,不会跑太远,过年过节一大家人团圆聚餐,其乐融融。即使生点大小病,也有子女关心、照应。
我们不知道该不该把子女培养得优秀些?真的担心像上面的案例,子女出了国,我们将来老了,腿脚不利索了,只能选择去养老院,除非你老了还能学外语,去适应国外的生活,否则,你就要做好自己照顾好余生的准备。
亲爱的朋友,从今天开始我们展开关于安养问题的探讨:《当你老了,余生该如何度过?》系列文章,主要通过100个老年人的采访经历,展开这个话题,如果您感兴趣,或者觉得对您有帮助 请您关注我的频道,并说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