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四十【陈九川录】。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
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九川与先生说,近几年以来厌倦了泛滥之学,常常需要静坐来让自己的念头停下来,非但没有让念头停下来,反而思绪更加纷乱。这该怎么办?
先生一句话切中要害,直指问题关键点:念头如何能够停止?只是要保持正念。以此才能去掉执着,才会去到正念。
殊不知我也一度掉进想要去到无念的误区,便如同枯木死灰一般。无私无我不过是没有私心、私欲而已。真我、良知一直都存在。这为我解除了对无念的偏颇理解。
九川问:“‘静’该如何理解?”
用心去感受“静”,思绪来了就让它飘过,不要进到想法中,实现“静”的目的。
先生说:“只要我们没有欲念,自然就能够静。‘静亦定,动亦定’。‘戒慎恐惧’的念头是活泼泼的,生命运行不停息。
不是从心的本体触发出的念头都是私念,我们要静下来,是不随着私念去走,完全是由心之本体、良知发出的念头,此谓正念。”
九川问先生:“当我们用功收涉念头时,如果有声色出现在眼前,能听见、看见,恐怕就是用心不专一了吧?”
先生回答:“这是执着在‘相’上了。”静坐、冥想时,不是对外界的事事物物听不见、看不到,只要做到心不跟着跑了就可以。当思绪、念头出现时,不进去就可以了。
九川先生说:“静坐用功时感觉自己的心收涉的很好,遇到事情时,这种状态依然无法保持,动心,功夫不能打成一片。”
先生说:“这是因为我们对‘格物’理解的不够透彻。因为心本身不分内外,静坐的心和我们事上磨的那颗心是一样的,这个功夫叫做‘一以贯之’。”我们必须在事上磨才能进步。如果只贪图静坐的“静”,遇到事情一定会忙乱,最终的功夫也不会长劲,此刻的功夫已经不再收涉心念,心已沉溺在“静”中。只是追求喜欢静的那种感觉。如果把功夫分了内外,便已不再是心之本体。
无论静、动,都是这修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存天理,存天理就是我们的正念,按照天理生发出来的念去做事,此时时时刻刻我们处在修行之中。如果一旦去到执着于“动”或“静”,都不是真正的修行,有可能会去到沉溺其中,已不在心之本体上了。
这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对静坐时觉知、心念、思绪,有了全新的认知,无论动、静,我们时刻都在通过事上磨、境上练修炼内心,时刻修行。念起、念收,不取决于外在事物,而是我们的内心起着决定性作用。
读家书,听点评责善分享感悟
通过今天的家书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感谢出现问题,让我们发现还有很多隐性问题被遮蔽在某一个阴凉处,好在大家团结一心,它才没有机会露出狰狞的面孔。
平时我也一直在想,无论是一个集体、一个家庭,最难的是汇聚人心,只要团结齐心,一切困难便会变成促进我们成长的催化剂。
中午继续传递李会老师家书《福田心耕》,其中被这样一段话深深触动:一个家族的福报就在根源上寻求,连根养根,才能根深叶茂……求福不如修福,修福不如修心。
最后,李会老师以一首《扫心地》来结束全文,愿我们扫除心灵的灰尘,修得一颗清净之心。
如同前天在《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中所讲:修这件事情,一定是在上位者带着修。一个家庭,一定是父母带着修,一定是长辈带着修。那一个公司、一个组织,一定是核心团队、老板、CEO(首席执行官)要带着修。
难怪这段话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原来每件事的出现都会为我带来流水的渠道,冥冥之中引领我修行。
听罗老师点评责善,音频那边传递出老师自信满满的力量,真正认识到胸有成竹的智慧性引领。
罗老师对20组董泽芹老师的功课细致点评,董老师的功课篇篇有践行有感悟,每一篇功课描写得淋漓尽致,生活场景展现的活灵活现,把我带进生活中,又活脱脱地跳出来。这样一位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老师又不失心中有大爱,为我们树立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