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第一节 何谓第一等事
王阳明认为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圣人就是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他下定决心,绝不可以和圣人失之交臂。他觉得状元只是风光一代,但建功立业却能百世流芳。王华认为人才是教育出来的,王天叙认为人才不是管出来的,最好的教育是引导,不是强制管束,应该顺着孩子的习性去教育,王天叙认为王阳明将来必有大成。王阳明太聪明,所以能积累起大量的知识,同时,极致的聪明也使他目空一切,把别人看的特别重的东西视为粪土,并且树立其高人一等的理想。又因为他与生俱来一种“英毅凌迈,超侠不羁”的性格。使他浑身发出任侠情怀和要在战场上推敌制胜的伟大心愿。
第二节 两件荒唐事 新郎师失踪和格竹子
王阳明对任何一件事只要痴迷起来,就会倾注12分的精力,这种使人震惊的热情让他在每个领域都可以成为专家级人物。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可成大事。
第三节 彷徨和痛苦是天才的共性
人家以落第为耻,王阳明以落地动心为耻。他的确能对落地而不动心,但他对不能实现圣贤理想,他却无法做到不动心。
第四节 有一种无趣叫仕途
王阳明如同被一种看不见的恐怖所捕获,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这些人的命运,只有它在多年的圣学探索中找不到出路一样,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按自己良心,能做一件是一件。当他对现实失望时,他就会转身跳到世外。
第五节 转捩点
王阳明觉得建功立业没有平台,又不能突破理学的大山而找到成为圣贤的钥匙,文学家的迷梦又被他亲手刺破,他此时唯一的精神支柱只有佛道。佛道的确能解脱他的苦恼,终止他前半生的迷茫,只要他能放弃一切,但是,他还有个心结,这就是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毕竟,他是个儒家士子,儒家提倡的第一道德就是孝,他说服不了自己去违背这一道德。
第六节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每个大人物的成功都有一个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像运气一样绝不可少。外部是一种作用力,不过有正推力(顺境),也有反推力(逆境),很多时候,反推力才是人类前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
第七节 刘瑾风爆
第八节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可生活自有它自己的准则,凡事你能预料的事大都不会发生,但是你没有预料到的,毫无意外的肯定会发生。
第九节 释厄路
抱负是一个人活出价值的发动机,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的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的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险恶了。
第十节 做自己的主人
既来之则安之,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王阳明的内心而言,他现在比过去强大了百倍。他已经超脱了得失荣辱,只是还无法超脱生死。人人所谓的怕死,怕的并不是死,而是对生有所眷恋而已。我们与其费力不讨好地寻找创建心学的能量,不如用心学习如何获得这种能量。这应该是王阳明的心愿,也是我们的终身追求。
第十一节 新朋友和新敌人
孝顺父母的终极目的是让他们心上安宁,物质条件还其次。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
第12节 心学的政治力
自心学诞生那一刻起,王阳明传播心学的使命感就与日俱增。如果从前他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圣人,那么,现在,他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就像林院长的心愿,人人都是教育家。以前在涵德学习,包老师也说,家家有教练。
第13节 朱陆异同
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但有的人圣人之心被物欲遮蔽,只需在心上用功,把物欲扫除,做到这一点,就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第14节 贵人王琼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肯定是做事的人。天理在我心中,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你的心,可是被蒙蔽了,我说,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你们把浸染到天理上尘埃擦掉,让它回复本来面目。而我说去人欲,其实就是存天理,存了天理,人欲就没有了,一个人只要能恢复他内心的天理,那内心就必能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