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鲁迅
——教育教学系列
每次讲到鲁迅的文章,我就想到这么这么一个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不仅仅是学生不太还理解,就算是语文老师也教的不是那么轻松。
昨天,我们要学习《藤野先生》一课,如果是按照以往的学法。要整体感知,学习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表现藤野先什么性格,进而理解作者的感情。
然后就是合作解决作者为什么离开仙台,为什么又弃医学文?最后是语言的欣赏,感受鲁迅独特辛辣而又寓意深刻的语言。
这是常规设计,也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按以往的经验,学生学习时课堂并不那么顺利。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让学生更加有兴趣,能够更好的地掌握文本呢?想了好久,没有头绪。偶尔看到一篇教案设计,有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新闻人物采访的形式。我眼前一亮,为什么不用这种采访作为学习的形式呢?上一单元正好都是新闻题材;这样做肯定会拓宽了学生对新闻的了解,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说干就干,首先要布置学生客串鲁迅和藤野先生。让另一部分客串新闻记者,以新闻采访的形式理解这篇文章。当然,要想做的有模有样,就得好好把握文本内容。所以我安排学生第一节课熟读课文,在熟知内容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到“采访”时能够回答回“新闻主持”的问题。因为我从没有用过这样的形式上课,学生感到新奇,也很兴奋,小组讨论的也很讨论热闹非凡。
为了能有点采访的氛围,我安排了一个轻松的谈话场景。撤掉讲堂桌,安排了三把椅子,背景写上“对话鲁迅”。因为是第一次这样做,我心里也没底,所以我先客串一下新闻主持:“对于鲁迅我们并不陌生,他是那个时代的先锋,但是在成名之前,它也成为寻找国民出路进行了一番的心里的煎熬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今天我们请到了这位荷戟独彷徨的斗士,请鲁迅先生上场,大家欢迎!”
“鲁迅”上台就位。我走在对面,“鲁迅先生,很荣幸您能来到我们的谈话现场,下面都是您的“粉丝”,你能够谈谈您的和藤野相声的交往的故事吗?”之后便开始了我们的谈话。请看一看我们的问题:1.“听说您为了需求救国道路而东渡日本,在去仙台学医之前先去了东京,是真的吗?”2.“能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不在东京而选择去仙台呢?”3.“您在仙台第一次见到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听说,藤野先生还专门为您订正了讲义,能不能给我们讲这其中的故事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鲁迅先生”给出了满意的答案,赢得了“观众”一阵阵掌声。尽管有的回答不尽人意,但瑕不掩瑜。有了我的示范,学生也打开了思路,也开始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鲁迅”也作出了解答······
这之后我们有安排了“鲁迅”和“藤野先生”的对话,和“藤野眼中的鲁迅”等环节。比如说:“藤野先生,我想问一下您为什么要非要纠正我的解剖图呢?”“我学医未成半途回国,您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呢?”······
下课铃响了,学生余兴未尽,还在聆听着这场“采访”,真是难得。
在这次的“采访”中,也遇到很多问题:有的组只是当了听众,没有参与。由于没有分好角色,上场有点仓促。学生由于紧张,不能很好地表达等等问题。不管怎样,学生有了兴趣,这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