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诗《登幽州台歌》,原来是这么来的

中国诗人故事

初唐陈子昂--09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01



长寿二年(693),守制期满的陈子昂回到洛阳,职务从右卫胄曹参军擢升为正八品的右拾遗。


拾遗,顾名思义就是捡起皇帝的遗漏,是谏官的一种,主要负责向皇帝奏论政事,陈述得失,相当于当代的监察兼助理机构。


在大唐历史中,这个职务也是相当的传奇,本是不起眼的末阶小官,却因为一代又一代惊才绝艳的诗人而出名,除了陈子昂,王维、杜甫、白居易都干过这份工作。


对于陈子昂这个上书达人来说,这个工作也算实至名归。



02



但他并未就此而平步青云,延载元年(694),反而被诬为“逆党”而身陷囹圄。


公子潇洒,到哪里都改变不了不羁本色。同样是坐牢,骆宾王长吁短叹,这位老兄倒好,居然在监狱里与别人吃吃喝喝,像个没事人一般。估计是家里塞得钱财到位,狱卒对其特殊照顾,对家属送吃送喝的行为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次入狱有惊无险,695年陈子昂获释,并官复右拾遗。


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反叛。


朝廷数次派兵围剿皆大败,武则天因此大怒。九月,下令征发囚徒,并招募庶士以及家奴骁勇者征伐契丹。遂以建安王武攸宜为右武威卫大将军,充清边道行军大总管指挥讨击,陈子昂以府参谋的职务随军东征。



03


这是陈子昂第二次随军。


“以身许国,我则当仁,论道匡君,子思报主”,是陈子昂他的初心,也是他的航标。宦海沉浮十余年后,却已然成了他的浮木。屈志难伸,他希望借助这一战来挽救日益颓丧的报国大志。


然而,战事的推进并没有预期中的顺利。唐军在前线毫无进展,就连名将王孝杰也全军覆没。那个时候武攸宜陈军在渔阳(今河北蓟县),听闻败绩后军中震恐,不敢前进。


这个时候作为军参谋的陈子昂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他屡次上书建安王武攸宜,他认为张玄遇、王孝杰因为轻敌而授首,接连的失败导致军心浮动。武攸宜统领着半天下之兵,一举一动关系着此次战争的安危成败,面对败局,建安王屡次“冲谦退让”,法制不申、军纪不严,如何能够震慑三军。


从他前后的奏疏来看,他认为此役大败的主因有二,一方面无论是武攸宜还是武三思都是临危受命之将,本身就没有作战经验也无有亲信将领,必定难以服众。另一方面,朝廷虽说有百万雄兵,但多是刑犯、奴仆充数,这其中的水分可想而知,陈子昂的见解可谓一语中的。


然而武攸宜认为陈子昂一介书生,不光不采纳他的谏言,还因为反感他的一再坚持,把他贬为军曹。



04



陈子昂郁闷之极,再度登上蓟北楼。蓟城为古燕国之都,悠悠千年,多少王图霸业皆消散在历史的尘埃里。陈子昂想起乐生、燕昭旧事,多有感慨,赋有《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并序。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

序: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异,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


其一:轩辕台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其二:燕昭王

南登碣石阪,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其三:乐生

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

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

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其四:燕太子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其五:田光先生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其六:邹衍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其七:郭隗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清翁方纲说:“伯玉《蓟丘览古》诸作,郁勃淋漓,不减刘越石”。诗中的那一腔“孤愤”虽然不及刘琨的一腔孤勇,确也感人肺腑。说一千道一万,无论是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还是借古喻今感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一句“遗迹白云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又一次坚定了他逃离的决心。


从技术角度而言,这一组怀古组诗采用人物组合的结构形态,有起有结,有伦序,有照应,不仅外在语言形式上统一完整,内在情感结构上也前后统一。闻一多在分析陈子昂与李、杜的异同时指出:子昂是“感慨”,李白是“解脱”,杜甫则是“愤慨”。这种感慨在这组诗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怀才不遇的感慨几乎贯穿整组诗。



05



这样的感慨又幻化出了亘古的孤独感,千古名诗《登幽州台歌》便应运而生。


年少之时每读此诗,似懂非懂间总会有莫名的悲伤袭上心头,就如念及李义山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般,是那种近乎残忍的宿命般的悲殇。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几十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二十年前,那个顽劣少年将大义扛上肩膀,自此与富贵清闲背道而驰。他满腔热血而又坦坦荡荡,从不屑与命运虚与委蛇。他以自己的真诚去揣度生活的公平道义,近二十年的宦海沉浮,才让他认清了生活残酷的真相。


这一刻,悲伤逆流成河。


他满心苍凉登上幽州台,眼前一片虚空,唯有天地古今亘古不变。山河同,人事非,细细读来,了了四句杂言,却有一股苍凉之气萦绕心间,也是前所未有的浩瀚和辽阔。诗歌前三句以浩渺的宇宙和沧桑的历史为底色,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画面顿时深邃有力。


他的这首名作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出于《楚辞•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千余年前,屈夫子时时徘徊于汨罗江畔,那一份凌贯千古的孤独和绝望,陈子昂感同身受。


孤独来自于绝望,而绝望却非空穴来风,它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对于心灵洁癖者而言,无疑是凌迟一般的酷刑了。


这一首诗无关技巧,也不论修辞,更毋须揣度意义。它纯粹是感情的结晶,是陈子昂三十余年心路历程的句点。他为谁流泪?为自己的无力,也为道义的沦丧罢。清朝的黄周星评价此诗: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


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30,321评论 6 54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9,559评论 3 42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8,442评论 0 38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835评论 1 31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2,581评论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922评论 1 32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931评论 3 44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096评论 0 29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9,639评论 1 33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1,374评论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3,591评论 1 37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9,104评论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789评论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6评论 0 2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24评论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2,322评论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8,554评论 2 37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