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异化的诞生》01社会加速概念的三个范畴


作者:[德]哈特穆特·罗萨

摘录整理:和弦夜光杯

读书目的:学习社会加速的定义、推动机制,以及对社会主体与个体的影响,找出至少1个持久自我改变的触动点。

十行采集:

1.若想要检视我们生活的结构与质量,就必须聚焦于我们的时间模式。

社会的微观面向与宏观面向乃是通过各种时间结构而联结起来的。

我们的行动与取向,会通过时间规范、截止期限与时间规章,来与现代社会的“系统需求”进行协调和兼容。

2.现代社会是由一种严密的时间体制所管制、协调、支配与压迫的。这种体制巨大而不可见,至今都不被人们讨论,也缺乏理论来加以分析和描述。

事实上,这可以用一个一贯的概念来加以分析,即“社会加速逻辑”。

3.一段时间内,社会学转向了相当非时间的、恒定的概念,常常简单地把前现代与现代剥离开来,仿佛社会是突然转变成现代社会,之后就再也不会改变似的。

4.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系统性理论与一个严谨的社会加速概念。

我们可以区分出三个在分析及经验上都相当不同的范畴: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和生活步调加速。

5.科技加速:指关于运输、传播沟通与生产的目标导向过程的有意的速度提升。

加速的历史是一个从运输革命、传播输送,最后再到生物科技所描绘的即将可能出现的“移植”过程。

6.科技加速完全改变了社会的“时空体制”,即改变了社会生活的空间和时间的知觉与组织。

在全球化与时空扭曲的互联网时代,时间越来越被认为压缩了,甚至消弭了空间,空间似乎可以说被运输和传播沟通的速度给缩小了。

7.社会变迁的加速:指社会本身的加速。

变迁速率的提升,使得态度和价值,时尚和生活风格,社会关系与义务,团体、阶级、环境、社会语汇、实践与习惯的形式等,都在以持续增加的速率发生改变。

该加速可定义为经验与期待的可信赖度的衰退速率不断增加,同时被界定为“当下”的时间区间不断在萎缩。

8.生活步调的加速:指“时间匮乏”这种对时间的认知。可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单位当中行动事件量或体验事件量的增加。

9.测量生活步调的两种途径:

主观方面,生活步调的加速会让人们觉得很忙碌,感受到紧迫与压力。

客观方面,通过减少休息或间隔时间,我们得在更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因此“多任务”模式大行其道。

10.科技加速与生活步调加速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情况是:事务量成长率超过了科技加速率,因此面对科技加速时,时间仍然越来越匮乏。


一行精华:

现代社会是由一种严密的时间体制所管制、协调、支配与压迫的。

社会加速概念的三个不同范畴: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和生活步调加速。


触动,反思,改变:

1.作者以一种相当理性的批判性思维,去审视、质疑乃至批判那些我们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由此引发的相关思考,是我们平时不可能自发想到的,这才是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

2.本书首先批判的对象是时间,或者说是时间规范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不利的影响。

通过时间规范的被调整,社会被逐步加速。而这其中,我们甚至找不出一个主语。可以说我们是自己加速了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